A. | 粒子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电势能 | |
B. | 粒子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增加的电势能 | |
C. | 第二次释放粒子,粒子将在距上板$\frac{d}{2}$处返回 | |
D. | 第二次释放粒子,粒子将在距上板$\frac{d}{3}$处返回 |
分析 在下落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即可判断减少的重力势能与增加的电势能的关系及减少的机械能与增加的电势能关系;下极板未移动时,带电粒子到达下极板处返回,知道重力做功与电场力做功之和为零,向上移动下极板,若运动到下极板,重力做功小于克服电场力做功,可知不可能运动到下极板返回,根据动能定理,结合电势差大小与d的关系,求出粒子返回时的位置
解答 解:A、粒子在下落过程中受重力和电场力根据动能定理可得W重-W电=0-0,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于增加的电势能,故A错误;
B、粒子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根据A可知,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增加的电势能,故B正确;
C、解:对下极板未移动前,从静止释放到速度为零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2d-qU=0-0.
将下极板向上平移$\frac{d}{3}$,设运动到距离上级板x处返回.根据动能定理得:$mg•(d+x)-x\frac{qU}{\frac{2}{3}d}=0-0$
联立两式解得x=$\frac{d}{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 该题考到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电容器、功能关系等知识点,是一道比较综合的电学题,难度较大.这类题应该以运动和力为基础,结合动能定理求解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现象中,当两缝间的距离及挡板和屏的距离一定时.红光的相邻条纹间距比蓝光相邻条纹间距小 | |
B. |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 |
C. | 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其热作用主要是靠红外线来实现的 | |
D. | 著名的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 | |
E. | 两列频率相同的水面波能产生干涉,形成的稳定的干涉图样,连线的中垂线必为加强区 | |
F. | 光导纤维有很多的用途,它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外套的折射率比内芯要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5$\sqrt{2}$:1 | |
B. |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 |
C. | 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不变 | |
D. | 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汤姆孙首先发现了电子,并测定了电子电荷量,且提出了“枣糕”式原子模型 | |
B. | 卢瑟福做α粒子散射实验时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 |
C. | 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 |
D. |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 |
E. | 根据玻尔理论,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少、电势能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 | |
B. | 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 |
C. | 物体所受摩擦力随F的增大而增大 | |
D. |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摆球质量相等 | |
B. | 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 |
C. | 两单摆相位相差$\frac{π}{4}$ | |
D. | 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摆球通过的路程总有s甲=2s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