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A,C为AB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到B过程与从B到A过程,动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
B.小球从A到B过程与从B到A过程,机械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
C.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动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
D.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机械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

分析 要求动能的减少量可以根据动能定理求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要求速度的变化量可以根据公式△v=a△t来求;而机械能的损失等于除重力外其他力所做的负功.

解答 解:A、从A到B过程中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下的摩擦力,$-(mgsinθ+f)s=0-\frac{1}{2}m{v}_{0}^{2}$  ①;
从B到A过程,从A到B过程中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上的摩擦力,$(mgsinθ-f)s=\frac{1}{2}m{v}_{1}^{2}-0$  ②显然动能变化量的大小不相等.故A错误.
B、克服除重力之外其它力做多少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减少多少,根据-μmgscosθ=-△E可得小球从A到B过程与从B到A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相等,故B正确;
C、设A到C的高度和从C到B的高度为h,AC的距离和CB的距离都为s,斜面的倾角为θ,则有s•sinθ=h,根据-mgh-μmgscosθs=△EK
可知小球从A到C过程中与从C到B过程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相同,故小球减少的动能相等.故C正确.
D、克服除重力之外其它力做多少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减少多少,根据-μmgscosθ=-△E可得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相等.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本题目综合性很强,考查的知识点很多,难度很大,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其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1=2.150 mm.d2=0.182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已知一质量为m的物体分别静置在北极与赤道两不同位置时,对地面的压力差为△N,假设地球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则地球的自转周期为$\sqrt{\frac{4{π}^{2}mR}{△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恒星附近有一颗卫星,它绕该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是T,设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该恒星的平均密度为$\frac{3π}{G{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的木块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木块,若子弹受到的阻力恒为f,试求子弹从进入木块到与木块相对静止所经历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大角度散射表明α粒子很难进入原子内部
B.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C.裂变反应有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
D.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E.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氢原子从n=4的状态跃迁到n=2的状态时要吸收光子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C.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匝数成正比,即$\frac{{f}_{1}}{{f}_{2}}$=$\frac{{n}_{1}}{{n}_{2}}$
D.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交变电流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frac{{U}_{1}}{{U}_{2}}$=$\frac{{n}_{1}}{{n}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一闭合金属圆环用绝缘细线挂于O点,将圆环拉至某一位置并释放,圆环摆动过程中(环平面与磁场始终保持垂直)经过有界的水平匀强磁场区域,A、B为该磁场的竖直边界,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圆环向右穿过磁场后,还能摆至原来的高度
B.在进入和离开磁场时,圆环中均有感应电流
C.圆环进入磁场后,离最低点越近速度越大,感应电流也越大
D.圆环最终将静止在最低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图2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在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有:ACD
A.小球每次从斜槽滑下的初始位置不同    B.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C.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D.小球运动时与竖直板上的白纸有摩擦
(2)利用图2中平抛轨迹及P1、P2和P3三点,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0.2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大小为3m/s.
(3)小球运动到P2点时速度大小为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