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分析 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要适当,使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等于摩擦力,斜面倾角不要过大,否则会导致平衡摩擦力过度,此时砂与砂桶的重力为0时,小车已经有加速度,a-F图象在纵轴上有截距.

解答 解:由图乙所示a-F图象可知,图象在纵轴上有截距,说明力为零时小车已经产生加速度,施加拉力前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这是由过度平衡摩擦力造成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但不要过度平衡摩擦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在坐标纸中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象,若电流表的内阻为1Ω.
(1)电源电动势E=2.0V,电源内阻r=1.4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请按照实验原理图甲所示,用笔划线将电路实物图丙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在跳板比赛中,若某运动员(可看做质点),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t=0时是向上起跳瞬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B.t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C.t3时刻已浮出水面D.0~t2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同学要测绘一个额定电压为2.5V,额定电流约为0.5A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选择好器材后,连接实物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请指出错误的连线并改正(在图乙上修改,错误的连线打“×”,缺少的线用笔画线补上).
(2)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图丙中的方格坐标纸中描点作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线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2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将该小灯泡与电动势为3.0V、内阻为15.0Ω的干电池组及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成闭合回路,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13Ω时,干电池组的输出功率最大(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B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AB=4.22cm、xBC=4.65cm、xCD=5.08cm、xDE=5.49cm、xEF=5.91cm、xFG=6.34cm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0.42m/s2,打下D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D=0.53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同学为了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1)先用多用电表估测电动势E.将选择开关旋至直流2.5V档,红、黑表笔与干电池的正、负极相接,此时指针所指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此时多用表的读数为1.45V.

(2)再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请你用实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连接好实物,要求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右滑动时,其电阻值变大.
(3)由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已在图丁的U-I图上标出,请你完成图线.由图象可得E=1.50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1.2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这位同学对以上实验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C.
A.主要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
B.主要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
C.电动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内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已知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0.30Ω;
电压表V(量程为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为0.70Ω);
滑动变阻器R(10Ω,2A).
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1)请在图1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2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得该电源电动势E=1.48 V,内阻r=0.30Ω.(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某小组在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坏了,于是不再使用电流表,仅用电阻箱R′替换掉了滑动变阻器,他们在实验中读出几组电阻箱的阻值R′和电压表的示数U,描绘出$\frac{1}{U}$-$\frac{1}{R′}$的关系图象,得到的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若该图象的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b,则其电动势为$\frac{1}{b}$,内阻为$\frac{k}{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在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A、B与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和定值电阻R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线圈的直流电阻可忽略,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关于这个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的瞬间,A、B一起亮,然后A熄灭
B.闭合开关的瞬间,B比A先亮,然后B逐渐变暗
C.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B逐渐变暗,A闪亮一下然后逐渐变暗
D.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B灯中的电流方向为从右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相隔一定距离的电荷或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曾经使人感到困惑、引起猜想且有过长期争论的科学问题.19世纪以前,不少物理学家支持超距作用的观点.英国的迈克尔•法拉第于1837年提出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解释了电荷之间以及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方式,打破了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1838年,他用电力线(即电场线)和磁力线(即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并解释电和磁的各种现象.下列对电场和磁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法拉第提出的磁场和电场以及电力线和磁力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B.处在电场中的电荷一定受到电场力,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一定受到安培力
C.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也为零
D.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