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0,取无穷远处的引力势能为零.质量为m的卫星在绕地球无动力飞行时,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它们之间引力势能的表达式是Ep=-$\frac{GMm}{r}$,其中r是卫星与地心间的距离.现欲将质量为m的卫星从近地圆轨道Ⅰ发射到椭圆轨道Ⅱ上去,轨道Ⅱ的近地点A和远地点B距地心分别为r1=R,r2=3R.若卫星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和在r3=2R的圆周轨道Ⅲ上的机械能相同,则(  )
A.卫星在近地圆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B.从轨道Ⅰ发射到轨道Ⅱ需要在近地的A点一次性给它提供能量$\frac{GMm}{4R}$
C.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周期为T0$\sqrt{(\frac{{r}_{2}+R}{R})^{3}}$
D.卫星在椭圆轨道Ⅱ上自由运行时,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A点的机械能

分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比较卫星在近地圆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与地球同步卫星周期的关系,即得到与地球自转周期关系.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卫星变轨需要提供的能量.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求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周期.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时机械能是守恒的.

解答 解: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卫星在近地圆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周期,即小于地球自转周期.故A错误.
B、设从轨道Ⅰ发射到轨道Ⅱ需要在近地的A点一次性给它提供能量为E.卫星在轨道Ⅰ和轨道Ⅲ上的速率分别为v1和v3
则v1=$\sqrt{\frac{GM}{R}}$,v3=$\sqrt{\frac{GM}{2R}}$
据题知,卫星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和在r3=2R的圆周轨道Ⅲ上的机械能相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frac{GMm}{R}$+$\frac{1}{2}m{v}_{1}^{2}$+E=$\frac{1}{2}m{v}_{3}^{2}$+(-$\frac{GMm}{2R}$)
联立解得 E=$\frac{GMm}{4R}$.故B正确.
C、设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周期为T,而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
  $\frac{(\frac{{r}_{1}+{r}_{2}}{2})^{3}}{{T}^{2}}$=$\frac{{r}^{3}}{{T}_{0}^{2}}$
即:r1=R,r2=3R,而r>R
解得 T=T0$\sqrt{(\frac{{r}_{2}+R}{2r})^{3}}$,2r≠R,故C错误.
D、卫星在椭圆轨道Ⅱ上自由运行时,只有万有引力对它做功,其机械能守恒,则它在B点的机械能等于在A点的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信息给予题,首先要读懂题意,知道引力势能的表达式是Ep=-$\frac{GMm}{r}$,要知道r的准确含义:r是卫星与地心间的距离.要注意只有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才能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对于椭圆运动,应根据开普勒定律研究卫星的运动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2015年3月30日,我国成功发射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我国发射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开始向全球组网.如图所示,北斗导航系统中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1、2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个位置,若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够追上卫星2
B.两卫星及其各部分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均为$\sqrt{\frac{GM}{r}}$
D.卫星1由A位置石动到B位置所需的时间是$\frac{θ}{R}$$\sqrt{\frac{{r}^{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如图为一个测温装置,图中C为测温泡,装入水银的U形管B管开口向上,A管通过细玻璃管与测温泡C相通,U形管的下端通过软管相连.测温时,调节B管的高度,使A管中的液面保持在a处,此时根据U形管A、B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就能知道测温泡所处环境的温度.假设该测温装置在制定刻度时的大气压为76cmHg,该温度计的0℃和30℃刻度线间的距离正好是30cm.
(1)当测温泡中气体温度升高时,为使A管中的液面保持在a处,则B管应向上(填“上”或“下”)移动;
(2)该测温装置的刻度应刻在B管( 填“A”或“B”);
(3)由于天气的原因会导致大气压发生变化,当实际温度为16℃时,该温度计的读数为17℃,则此时大气压为75cm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天然放射元素${\;}_{94}^{239}$Pu变成铅的同位素${\;}_{82}^{207}$Pb经过α衰变和β衰变次数分别为(  )
A.5    6B.8    4C.8    6D.6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云母、松香、味精都属于晶体
B.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C.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D.由于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是各向异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注射器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开始时在如图所示的注射器中用橡皮帽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空气.则:

(1)若注射器上全部刻度的容积为V,用刻度尺测得全部刻度长为L,则活塞的横截面积可表示为$\frac{V}{L}$;
(2)测得活塞和框架的总质量是M,大气压强为P0,当注射器内气体处于某状态时,在框架左右两侧对称挂两个砝码,每个砝码质量为m,不计活塞与注射器管壁间摩擦,则稳定后注射器内气体的压强可表示为${P}_{0}+\frac{(M+2m)gL}{V}$;
(3)如图2中是不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在同一温度下做实验时得到的P-$\frac{1}{V}$图.若两人实验时操作均正确无误,且选取坐标标度相同,那么两图线斜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研究气体质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弹性墙壁P、Q,平板小车A的左侧固定一挡板D,小车和挡板的总质量 M=2kg,小车上表面O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一轻弹簧左端与挡板相连,原长时右端在O点.质量m=1kg的物块B在O点贴着弹簧右端放置,但不与弹簧连接,B与O点右侧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将小车贴着P固定,有水平B继续向左运动,恒力F推B向左移动x0=0.1m距离时撤去推力,最终停在O点右侧x1=0.9m 处,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1)求水平恒力F的大小及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
(2)撤去小车A的固定限制,以同样的力F推B向左移动x0时撤去推力,发现A与Q发生第一次碰撞前A、B已经达到共同速度,求最初A右端与Q间的最小距离s0
(3)在(2)的情况下,求B在O点右侧运动的总路程s及运动过程中B离开O点的最远距离x(车与墙壁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弹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动能定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橡皮筋固定在桌子的右端,一质量为m的小车固定在橡皮筋上,小车在O位置时橡皮筋恰好处于原长,完全相同的橡皮筋条数可以更换,A位置为光电门,小车上挡板的宽度为D,OA间的距离为L,砝码与托盘的总质量为M,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1)测出小车上挡板的宽度为5.00mm,某次测出小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2.5毫秒,则可得小车此时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0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设每次克服橡皮筋弹力做功大小为W,测出小车每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则动能定理得表达式为$\frac{1}{2}(M+m){(\frac{D}{t})}^{2}=MgL-W$.(用题目给出的字母表示)
(3)要验证动能定理,根据题意,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图象C      
A.L-t2 B.W-t2 C.W-$\frac{1}{{t}^{2}}$      D.L-$\frac{1}{{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气垫导轨的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板,做加速运动的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下列测量结果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frac{{d({t_1}-{t_2})}}{{{t_1}{t_2}(△t)}}$
B.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frac{{2d({t_1}-{t_2})}}{{{t_1}{t_2}[{2(△t)+{t_2}-{t_1}}]}}$
C.遮光板中点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frac{d}{t_1}$
D.遮光板前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frac{d}{t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