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有一块质量为24g 的橡皮泥置于水平桌面上.其规格为长5cm×宽4cm×高1cm的长方体,小张同学将橡皮泥轻轻地放入盛满某种液体的烧杯中,发现橡皮泥下沉到烧杯底部,同时有部分液体从烧杯中溢出,他测得溢出液体的质量为18g.取g=10N/kg,请计算并回答:
(1)橡皮泥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2)这块橡皮泥的密度多大?
(3)这块橡皮泥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多大?

分析 (1)橡皮泥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根据P=$\frac{F}{S}$求解对地压强大小;
(2)知道橡皮泥的规格可求体积,又知道橡皮泥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橡皮泥受到的浮力等于溢出液体的重力,根据G=mg求出受到浮力的大小.

解答 解:(1)橡皮泥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为:F=G=mg=24×10-3kg×10N/kg=0.24N;
故对地压强为:P=$\frac{F}{s}=\frac{0.24N}{0.05m×0.04m}$=120Pa;
(2)橡皮泥的体积:V=5cm×4cm×1cm=20cm3
橡皮泥的密度:$ρ=\frac{m}{V}=\frac{24g}{{20c{m^3}}}=1.2g/c{m^3}$;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G溢出=18×10-3kg×10N/kg=0.18N;
答:(1)橡皮泥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为120Pa;
(2)这块橡皮泥的密度为1.2g/cm3
(3)这块橡皮泥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0.18N.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压力、压强、密度和浮力的计算,应用好密度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是关键,可以认为是学弹力时对初中物理的复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m/s2,甲车运动6s时,乙车立即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m/s2,求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
A.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B.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
C.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D.当细绳与斜面平行时,FT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静止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12m,BC=24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s,求:
(1)小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2)小物块通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适当垫高木板目的是:平衡摩擦阻力.
(2)做“探究功与速度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来改变拉力做的功
B.实验过程中木板适当垫高就行,没有必要反复调整
C.通过控制橡皮筋的伸长量不变,改变橡皮筋条数来分析拉力做的功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即可
(3)实验结束后利用所得的数据,画出B图中的甲和乙两图象,用来处理数据最好的是图B中的乙.
(4)若粗糙的木板水平,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可能是A.
A.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B.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连线处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连线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额定电压为220V的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frac{4}{11}$Ω,正常工作时,电动机每秒放出的热量为1100J,则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流为55A,机械效率为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P=\frac{U^2}{R}$求出的“220V,40W”电灯泡电阻为1210Ω,用多用电表测得其电阻只有90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电阻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一定是测量时读错了数据
B.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因为欧姆表测电阻的误差大
C.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可能出厂时把灯泡的功率标错了
D.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1210Ω是正常工作状态 ( 温度很高 ) 的阻值,90Ω是常温下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
(1)用多用电表测某电阻,挡位旋钮指“×10”挡,读数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太大,为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则应改用A挡;
A.×l                B.×100           C.×lk
(2)某次测电阻时选择开关打在“×100”档,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测量结果为:3000Ω;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结束后,图乙中的电表旋钮状态符合实验操作规程的是B(填“A”或“B“);
(3)某次实验的电路图如图丙所示,开关闭合后发现灯泡不亮,欲用多用电表检查该电路(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何处“断路’,应使用多用电表的D进行检测.
A.电阻档B.电流档C.交流电压档D.直流电压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甲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对应点BCDEF
速度(m•s-10.1410.1850.2200.2540.301
(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计算vF的公式为vF=$\frac{{d}_{6}-{d}_{4}}{10T}$;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乙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图象.
(3)利用该图象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0.40 m/s2;A点速度vA=0.10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