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如图所示,图甲为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轻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杆下滑的情况,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杆的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学生手握杆,从杆的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下滑5s后速度减为零,并保持静止一段时间后再松开手落地.以该学生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杆的最小长度.

分析 (1)传感器显示的力即为杆对这名学生的拉力大小.由图得知,0~1s内,杆对学生的力小于其重力,学生做匀加速运动,第1~5s内,杆对学生的力大于学生的重力,学生做匀减速运动,所以在第1s末,这名学生达到最大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结合求解最大速度.
(2)运用平均速度分别求出两段时间内学生的位移,再求解总位移.

解答 解:(1)设学生的质量为m,由学生静止后传感器的示数可得:mg=500N…①
由F-t图可知第1s内学生匀加速下滑,由传感器示数得:
f=380N…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
mg-f=ma1…③
vm=a1t1…④
由①②③,代入数据解得:vm=2.4m/s.
(2)由F-t图可知第1s末至第5s末学生匀减速下滑,设两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overline{{v}_{1}}$、$\overline{{v}_{2}}$,
$\overline{{v}_{1}}=\overline{{v}_{2}}=\frac{0+{v}_{m}}{2}=\frac{2.4}{2}m/s=1.2m/s$,
则杆至少长度为:x=$\overline{{v}_{1}}{t}_{1}+\overline{{v}_{2}}{t}_{2}=1.2×5$m=6m.
答:(1)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2.4m/s;
(2)杆的最小长度为6m.

点评 本题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相结合解决动力学问题,关键是分析学生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半径为R的$\frac{1}{4}$透明圆柱体固定于地面上,透明体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sqrt{2}$如图所示.今让一束平行于地面的红光射向圆柱体左侧,经折射红光照射到右侧地面上.完成光路图,并求圆柱体右侧地面上的黑暗部分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线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乙追上甲之前,二者的最大距离是10m
C.在4s时乙追上甲
D.在第4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1)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OC段,应记作15.70cm.
(2)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1.22m,而动能的增加量为1.20m,(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v是实际速度,因为有摩擦生热,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一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Ig=500μA,内阻Rg=160Ω,现要将它改装成量程分别为1mA、10mA的双量程电流表,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关于该双量程电流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S接位置a时为1mA量程
B.开关S接位置b时为1mA量程
C.两电阻R1、R2的阻值应分别为R1=144Ω,R2=16Ω
D.两电阻R1、R2的阻值应分别为R1=16Ω,R2=144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穿过一个单匝线圈的磁通量均匀增加,磁通量变化率为1Wb/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每秒增加1VB.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每秒减少1V
C.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不变D.线圈中无感应电动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电路符号为,其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某实验小组要对一只二极管正向接入电路时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测绘探究.据了解,该二极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
(1)该二极管外壳的标识模糊了,同学们首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来判断它的正负极:当红表笔接触二极管的左端、黑表笔接触二极管的右端时,发现指针的偏角比较小,当交换表笔再次测量时,发现指针有很大偏转,由此可判断左 (填“左”或“右”)端为二极管的正极.
(2)实验探究中他们可选器材如下:
A.直流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B.滑动变阻器(0~20Ω)
C.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80kΩ)           D.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50kΩ)
E.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1Ω)             F.电流表(量程50mA、内阻约50Ω)
G.待测二极管                              H.导线、开关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电压表应选用D,电流表应选用F.(填序号字母)
(3)实验中测量数据如下表,请在如图坐标纸上画出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流
I/mA
000.21.83.98.614.021.833.550.0
电压
U/V
00.500.751.001.251.501.752.002.252.50
(4)同学们将该二极管与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恒为3V的电源两端,则二极管导通时定值电阻的功率为0.025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图所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两颗工作卫星1、2均绕地心做顺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同一圆轨道上的A、B两位置.已知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B.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frac{πr}{3R}$$\sqrt{\frac{r}{g}}$
C.卫星1、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
D.若卫星1由圆轨道上的位置A变轨能进入椭圆轨道,则卫星1在圆轨道上经过位置A的加速度小于在椭圆轨道上经过位置A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2m的五个质点,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简谐横波振幅为4cm,以2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刻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下运动,t=3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d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周期为4s
B.t=4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e
C.t=5s时刻质点b到达最高点
D.在3s<t<4s这段时间内质点c速度方向向上
E.在前6s内质点b通过的路程为8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