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正确的是 ( )
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在2 s末和6 s末
C. 乙在头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BC
【解析】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前2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方向,后4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方向,所以乙物体全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C正确.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所以前2s内乙的三角形面积等于甲的正方形面积,即位移相同,此时两车相遇;前6s内甲车的矩形面积等于乙车三角形的面积,此时又相遇,故B正确.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所以前6s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方向,故D错误.故选BC。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 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速度的测量
C.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汽车均以20m/s的速度在公路上沿同方向正常行驶,乙车因遇到突发事件需紧急停车,其刹车时的加速度为10m/s2,停下1分钟后,又以5m/s2的加速度启动到正常行驶速度,则乙车因停车而延误的时间和因停车而落后甲车的距离是( )
A. 60s 1200m B. 63s 1260m C. 66s 1320m D. 66s 120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①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②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___m乙,μ甲_______μ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除已有的方木板、白纸、三角板、图钉、橡皮条、细绳、铅笔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填写字母代号).
A.天平 B.弹簧秤 C.秒表 D.游标卡尺 E.刻度尺
(2)实验过程中,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如图所示),橡皮条的另一端B上拴两个细绳套.先用两只弹簧秤a、b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用铅笔记录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a、b的读数F1、F2.然后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B端拉到同样位置O.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记下细绳的方向.那么,在这个过程中,F1、F2的作用效果与__的作用效果相同;如果实验规范、作图误差较小,则实验最终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v-t图像如下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Ⅰ物体、Ⅱ物体的加速度都不断减小
B. 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 Ⅰ、Ⅱ两个物体在t1时刻相遇
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OABC,点A'、B'、C'分别是三条棱的中点。现在顶点O处固定一正点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ABC所在平面为等势面
C. 将一正试探电荷从 A'点沿直线 移到B',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若A'点的电势为,A点的电势为
,则AA'连线中点D处的电势
一定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下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_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3)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cm; 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P是平衡位置为x=2 m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波速为5 m/s
B.波的传播方向向左
C.0~2 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 cm
D.0~2 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
E.当t=7 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