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是β衰变
B.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C.分别用X射线和绿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D.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玻尔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E.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分析 β衰变中电子是中子转变为质子,而产生的电子;原子核中发射出来电子,属于β衰变;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仅能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化学形态影响,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且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结合X射线的频率高于绿光,从而即可判定;
玻尔并不是第一次提出量子观念,但是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原子能量减小,减小的能量以电子的形式辐射出来.

解答 解:A、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故A正确;
B、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化学形态影响,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故B错误;
C、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X射线的频率高于绿光,则X射线入射光的能量较大,那么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较大,故C正确;
D、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但局限性,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而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故D错误;
E、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减小,故E错误.
故选:AC.

点评 考查玻尔原子理论的意义,注意其局限性,理解三种衰变及其之间的区别,知道电子跃迁时,动能与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掌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但不成正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左边为横截面积SA=2.0×10-3m2的汽缸A竖直放在在水平地面上,右边上一装有水银细长玻璃管,底部用细管(体积可以忽略不计)连通,右端装有水银的细管足够长,水银高为h,玻璃管中气体忽略不计.用质量为mA=4.0kg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气缸A中有定位卡.当气体温度27℃时,活塞A恰好与定位卡环接触,此时封闭气体的体积为V0=300mL,外界大气压强为75cmHg(75cmHg等于1.0×105Pa).(g=10m/s2)试求:
①此时右端水银的长度;
②当气缸内气体的体积减为290mL时,求此时气体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磁场中某处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应强度Ba>Bb
B.同一通电导线在b处所受的磁场力一定比在a处大
C.通电导线在b处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可能与b处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D.若在a处的通电导线垂直磁感线放置,则所受磁场力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一般的平面镜都是在玻璃的后表面镀银而成.如图所示,点光源S到玻璃前表面的距离为d1,平面镜厚度为d2,玻璃折射率为n,SS′与镜面垂直.
(i)求光以入射角α射入玻璃表面,经镀银面第一次反射后,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与虚线SS′的交点到玻璃前表面的距离;
(ii)从点光源S发出的光要经过玻璃前表面和镀银面多次反射,会生成多个像,其中第一次被镀银面反射所生成的像(主像)最明亮.求沿虚线SS′方向看到的点光源S的主像到玻璃前表面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一个半径为R的四分之三光滑圆管轨道,其上端点B在圆心O的正上方,另一个端点A与圆心O等高.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正上方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由A点进入圆管轨道后从B点飞出,之后又恰好从A点进入圆管轨道,则小球开始下落时距A点的最小高度为(  )
A.RB.$\frac{R}{4}$C.$\frac{3R}{2}$D.$\frac{5R}{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同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也在连续地减小
B.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
C.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
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
E.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实验中为了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可将木板的左(填“左”或“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填“自由下滑”或“匀速下滑”)即可;
(2)实验中能够实现橡皮筋对小车做功整数倍变化的是A
A.增加相同橡皮筋的条数,使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B.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长度依次加倍
C.橡皮筋的条数不变,释放小车的位置等间距的变化
(3)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某次所打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橡皮筋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FI(填“AF”或“FI”)段进行测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线圈平面与条形磁铁的轴线垂直,现将线圈沿轴线由A点平移到B点,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大B.不变C.变小D.先变大,后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点.若不计重力,则(  )
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
C.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
D.N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