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尖下发现的行星”-天王星的发现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也成为科学史上的美谈
B.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库仑测得的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海王星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一颗行星,被人们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之后又用同样方法发现了冥王星,故A错误.
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
C、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故C错误.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质量相等的4个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间隔一定距离排成一直线,如图5所示,具有初动能E的物块1向其它3个静止物块运动,依次发生碰撞,每次碰撞后不再分开,最后,4个物块粘为一整体,这个整体的动能等于(  )
A.EB.$\frac{3}{4}$EC.$\frac{1}{4}$ED.$\frac{1}{16}$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如图所示,斜面与足够长的水平横杆均固定,斜面顶角为θ,套筒P套在横杆上,与绳子左端连接,绳子跨过不计大小的定滑轮,其右端与滑块Q相连接,此段绳与斜面平行,Q放在斜面上,P与Q质量相等且为m,O为横杆上一点且在滑轮的正下方,滑轮距横杆h.手握住P且使P和Q均静止,此时连接P的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然后无初速释放P.不计绳子的质量和伸长及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P描述正确的是(  )
A.释放P前绳子拉力大小为mgcosθ
B.释放后P做匀加速运动
C.P达O点时速率为$\sqrt{2gh(1-cosθ)}$
D.P从释放到第一次过O点,绳子拉力对P做功功率一直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重要的物理规律都是由实验发现或由实验验证了的,下列有关物理实验中涉及的思想或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为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实验图,该实验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b)图库伦的扭秤实验装置图,该实验利用了微小量放大法的思想
C.(c)图为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在该实验中伽利略通过减小斜面的倾角,直接验证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D.(d)图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图,该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下图是阿毛同学的漫画中出现的装置,描述了一个“吃货”用来做“糖炒栗子”的“萌”事儿:将板栗在地面小平台上以一定的初速经过位于竖直面内的两个四分之一圆弧衔接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P飞出进入炒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其均匀受热.我们用质量为m的小滑块代替栗子,借这套装置来研究一些物理问题.设大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的半径分别为2R和R,小平台和圆弧均光滑.将过锅底的纵截面看作是两个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圆弧BC组成,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且不随温度变化.两斜面倾角均为θ=37°,AB=CD=2R,A、D等高,D端固定一小挡板,锅底位于圆弧形轨道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碰撞不损失机械能.滑块始终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1)如果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为了使滑块恰好沿AB斜面进入锅内,应调节锅底支架高度使斜面的A、D点离地高为多少?
(2)接(1)问,试通过计算分析滑块的运动过程.
(3)对滑块的不同初速度,求其通过最高点P和小圆弧最低点Q时受压力之差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甲所示,顺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AB长L=12.25m,现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放上一个质量是100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传送带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
(2)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的过程中,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自空中的A点静止释放一个小球,经过一段时间后与斜面体的B点发生碰撞,碰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并经过相等的时间最终落在水平地面的C点,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D点在B点正下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高度差和B、D两点的高度差之比为1:3
B.A、B两点的高度差和C、D两点的间距之比为1:3
C.A、B两点的高度差和B、D两点的高度差之比为1:2
D.A、B两点的高度差和C、D两点的间距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所示,小物块以初速度v0从O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同时从O点斜向上抛出一个速度大小也为v0的小球,物块和小球在斜面上的P点相遇.已知物块和小球质量相等,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
A.斜面可能是光滑的
B.在P点时,小球的动能大于物块的动能
C.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离斜面最远
D.小球和物块到达P点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为原来的$\frac{1}{4}$,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
A.仅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B.仅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C.仅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D.仅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