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9所示,物体m在一外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向右滑动,它的正前方有一根弹性较大的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立即做减速运动

B.物体仍做匀加速运动

C.在一段时间内做加速运动,速度继续增大

D.当物体的速度最大时,物体的加速度也最大

解析:m接触弹簧后,若弹力小于外力,则m继续加速;当F=0时,速度最大,同时加速度为零,故选C.

答案: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及其所受合外力,现用气垫导轨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如图1所示.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导轨上的小孔喷出的气流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使滑块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光电门可显示滑块上细窄挡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经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的时间分别记为t1 和t2,挡光条宽度为d,两光电门间距为x.精英家教网
(1)保持滑块质量不变,让滑块在砝码拉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通过增减砝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多次实验,在表1中记录下实验数据,然后进行分析.
表1 滑块质量不变时的实验数据(滑块质量M=0.5kg/g=9.8/s2
实验第次 砝码盘和砝码质量
m/kg
滑块所受拉力的近似值
F/N
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
V1/(m?s-1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
v2/(m?s-1
两光电门间的距离
x/m
滑块加速度的计算值
a/(m?s-2
1 0.005 0.049 / / / 0.10
2 0.010 0.098 / / / 0.20
3 0.015 0.147 / / / 0.29
4 0.020 0.196 / / / 0.41
5 0.025 0.245 / / / 0.49
①滑块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计算式v1=
 
,滑块的加速度计算式为a=
 

②在此实验中,需要保证在增加砝码时M>>m,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依表1中的数据,在图2中坐标系中做出a-F图象,并写出实验结论:
 

(2)保持滑块的受力不变,通过在滑块上增加或减少橡皮泥来改变滑块的质量,重复多次,按表2中各项物理量记下实验数据.
表2 滑块所受拉力不变时的实验数据(拉力F=0.147N)
实验第次 滑块(含橡皮泥)的质量
M/kg
滑块(含橡皮泥)质量的倒数
1
M
/(kg-1 )
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
v1/(m?s-1 )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
v2/(m?s-1 )
两光电门间的距离
x/m
滑块加速度的计算值
a/(m?s-2
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时,建立合适的坐标系能直观的表达出实验结论来,请你以表2为依据,纵坐标为加速度a,横坐标物理量应该为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9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来源:zzstep.com]

图9

A.在0~1 s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B.在1~2 s内,物体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

C.在1~3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4 m/s2

D.在3 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1 6.4传感器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14分)加速度计是测定物体加速度的仪器,现代科技中,它已成为导弹、飞机、潜艇制导系统的信息源,如图9所示为应变式加速度计,当系统加速时,加速度计中的敏感元件也处于加速状态,敏感元件由两根相同的弹簧连接并架在光滑支架上,支架与待测系统固定在一起,敏感元件下端滑动臂可在滑动变阻器上无摩擦水平滑动,当系统加速时敏感元件发生位移,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已知敏感元件的质量为m,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电源的电动势为ε且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R,且总电阻有效长度为L.静态时,两弹簧恰好为原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位于正中间,并且此时加速度计的输出电压为零.

(1)假定待测系统的加速度大小为a,方向向左,求敏感元件发生的位移?

(2)求用输出信号的电压U来表示待测系统加速度a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4届甘肃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9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 = 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 = 0.1m,h2 = 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

(2)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        m/s;

(3)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          m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