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图甲、图乙是物理史上两个著名实验的示意图,通过这两个实验人们对光的本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精英家教网
①图甲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做的
 
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
 
说的有力证据.
②图乙是
 
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
 
说的有力证据.
(2)如图是一个较复杂电路,所有电阻均为R,a、b、c、d、e、f、g、h、i为电路的测试点.现用电压传感器检测电路在电键闭合后有哪些点与c点电势相等.(将电压传感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和两个探针相连接,当正接线柱的电势高于负接线柱时,读数为正).
①若在图中连接电压传感器正接线柱的探针接触a点,连接负接线柱的探针接触b点时,读数为负,则可以判断a点接在电源的
 
极上(选填“正”或“负”).
②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传感器为零时表明所测两点电势相等
B.检测电势相同点只能用电压传感器,不能用电压表
C.在检测过程中两个探针可以交换
D.从实验原理来说,如用电流传感器代替电压传感器亦可以完成检测
(3)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器材有:电压表V、电流表A、变阻器R以及电键S和导线若干.
①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如图所示的U-I图上是由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标出的点,请你完成图线,并由图线求出E=
 
V,r=
 
Ω.
精英家教网
③若选用两组数据,用欧姆定律算出E、r,则选用第
 
和第
 
组数据误差最大.
分析:(1)分析图示实验装置,确定是什么实验.
(2)电压传感器读数为正时,正接线柱的电势高于负接线柱,可判断出a、b两点电势的高低,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利用电压传感器、电压表、电流表均可判断电源的正负极;
(3)确定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的接法,然后作出电路图;根据坐标系中所描出的点作出图象,根据图象求出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
解答:解:(1)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装置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做的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波动说的有力证据.
②由图乙所示可知,图乙是光电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粒子说的有力证据.

(2)①当正接线柱的电势高于负接线柱时,电压传感器的读数为正,则当电压传感器的读数为负时,可以知道a点的电势低于b的电势,则知电极A接在电源的负极.

②A、电压传感器为零时,这两点的电势差为零,所测两点电势相等,故A正确;
B、检测电势相同点可以用电压表,故B错误;
C、在检测过程中两个探针可以交换,故C正确;
D、从实验原理来说,如用电流传感器代替电压传感器亦可以完成检测,故D正确;

(3)①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
②根据坐标系内描出的点,作出U-I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1.5V,内阻r=
△U
△I
=
1.5-1
1
=0.5Ω;
③由图象可知,5、6两个点偏离图象最远,这两个点所对应的实验数据误差最大,若用5、6两组数据进行计算,求出的电动势与内阻误差最大.
故答案为:(1)①双缝干涉;波动;②光电效应;粒子;(2)①负;②ACD;
(3)①如图1所示; ②如图2所示;1.5;0.5; ③5;6.
精英家教网
点评:(1)要熟悉各实验的实验装置、要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史.
(2)判断电势高低既可以用电压传感器、也可以用电压表、还可以用电流表.
(3)要掌握描点法作图的方法,电源的U-I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坐标值是电源电动势、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是电源的内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所示,图甲中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1.660cm
1.660cm
cm,图乙中的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5.695mm
5.695mm
mm.

(2)如图丙是多用表的刻度盘,当选用量程为50mA的电流挡测量电流时,指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
31.0mA
31.0mA
mA;若选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挡测量电阻时,指针也指示在图示同一位置,则所测电阻的阻值为
1500Ω
1500Ω
Ω.如果要用此多用表测量一个约2.0×104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应选的欧姆挡是
×1k
×1k
( 选填“×10”、“×100”、“×1k”).换挡结束后,实验操作上首先要进行的步骤是
调整欧姆零点
调整欧姆零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崇文区一模)(1)①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3.42
3.42
cm.

②下列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是:
ABCD
ABCD
.(填入选择的字母代号)

(2)现有量程Ig=500μA,内阻约为100Ω的微安表G,将其改装成量程为10V的电压表.
①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流表G的内阻Rg,可选用的器材有:

A.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
B.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9.9Ω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0Ω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kΩ
E.电源:电动势约为2V,内阻很小
F.电源:电动势约为6V,内阻很小
G.开关、导线若干
为提高测量精度,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选择
B
B
;可变电阻R2应选择
A
A
;电源E应选择
F
F
.(填入选用器材的字母代号)
②若测得Rg=105.0Ω,需
联一个
19895
19895
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量程10V电压表.
(3)如图甲所示是一种测量电容的实验电路图,实验是通过对高阻值电阻放电的方法测出电容器充电至电压U时所带的电荷量Q,从而再求出待测电容器的电容C.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时的情况如下:
a.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接好实验电路;
b.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接近满刻度,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0=490μA,电压表的示数U0=8.0V(I0、U0分别是电容器放电时的初始电流和电压);
c.断开开关S,同时开始计时,每隔5s或10s测一次电流i值,将测得数据填入表格,并标示在坐标纸上(时间t为横坐标,电流i为纵坐标)如图乙中黑点所示.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图乙中画出i-t图线;
②在①中,描绘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面积的物理意义
电容器充电到电压为U时所带的电荷量
电容器充电到电压为U时所带的电荷量

③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1.0×10-3
1.0×10-3
F(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如图所示,图甲、图乙是物理史上两个著名实验的示意图,通过这两个实验人们对光的本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精英家教网

①图甲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做的______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______说的有力证据.
②图乙是______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______说的有力证据.
(2)如图是一个较复杂电路,所有电阻均为R,a、b、c、d、e、f、g、h、i为电路的测试点.现用电压传感器检测电路在电键闭合后有哪些点与c点电势相等.(将电压传感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和两个探针相连接,当正接线柱的电势高于负接线柱时,读数为正).
①若在图中连接电压传感器正接线柱的探针接触a点,连接负接线柱的探针接触b点时,读数为负,则可以判断a点接在电源的______极上(选填“正”或“负”).
②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压传感器为零时表明所测两点电势相等
B.检测电势相同点只能用电压传感器,不能用电压表
C.在检测过程中两个探针可以交换
D.从实验原理来说,如用电流传感器代替电压传感器亦可以完成检测
(3)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器材有:电压表V、电流表A、变阻器R以及电键S和导线若干.
①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如图所示的U-I图上是由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标出的点,请你完成图线,并由图线求出E=______V,r=______Ω.

精英家教网

③若选用两组数据,用欧姆定律算出E、r,则选用第______和第______组数据误差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09-2010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第一次质量调查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图甲、图乙是物理史上两个著名实验的示意图,通过这两个实验人们对光的本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①图甲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做的______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______说的有力证据.
②图乙是______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______说的有力证据.
(2)如图是一个较复杂电路,所有电阻均为R,a、b、c、d、e、f、g、h、i为电路的测试点.现用电压传感器检测电路在电键闭合后有哪些点与c点电势相等.(将电压传感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和两个探针相连接,当正接线柱的电势高于负接线柱时,读数为正).
①若在图中连接电压传感器正接线柱的探针接触a点,连接负接线柱的探针接触b点时,读数为负,则可以判断a点接在电源的______极上(选填“正”或“负”).
②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压传感器为零时表明所测两点电势相等
B.检测电势相同点只能用电压传感器,不能用电压表
C.在检测过程中两个探针可以交换
D.从实验原理来说,如用电流传感器代替电压传感器亦可以完成检测
(3)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器材有:电压表V、电流表A、变阻器R以及电键S和导线若干.
①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如图所示的U-I图上是由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标出的点,请你完成图线,并由图线求出E=______V,r=______Ω.

③若选用两组数据,用欧姆定律算出E、r,则选用第______和第______组数据误差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