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有一只条形磁铁,使磁铁上下做简谐运动,若在振动过程中把线圈靠近磁铁,如图所示,观察磁铁的振幅,将会发现(  )
A.S闭合或断开时,振幅的变化相同
B.S闭合时振幅逐渐增大,S断开时振幅不变
C.S闭合时振幅减小,S断开时振幅不变
D.S闭合或断开时,振幅不会变化

分析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电路消耗电能,电路不闭合,电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不消耗电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答题.

解答 解:条形磁铁上下振动时穿过下面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变化;
(1)S闭合时,下面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电路要消耗电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系统的机械能减小,振幅减小;
(2)S断开时,下面线圈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电路不消耗电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系统的机械能不变,振幅不变;
由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路获得的电能是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熟练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用两个粗细相同的U形玻璃管,对接成如图所示的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右边的U形部分盛有水银,两边水银面齐平.现在把左边开口向下的玻璃管竖直插入很大的水银槽中,使管口A在水银面下8cm,这时进入左管中水银柱高为4cm.(大气压p0=76cmHg,整个过程中温度不变)
(i)求插入水银槽前左边连通部分气体的总长度l0
( ii)若先把右管开口封闭,再把左管插入水银槽中,使左管管口A在水银面下7cm处,这时进入管中水银柱高为3cm,那么在左管插入水银槽之前右边管中的空气柱长度L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把一块锌板与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连接,当锌板受紫外线照射时验电器的金箔张开一个角度,则锌板带正电.此现象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洛伦兹力演示仪由励磁线圈、玻璃泡、电子枪等部分组成,励磁线圈是一对彼此平行的共轴的圆形线圈,它能够在两线圈之间产生匀强磁场.玻璃泡内充有稀薄的气体,电子枪在加速电压下发射电子,电子束通过泡内气体时能够显示出电子运动的径迹.若电子枪垂直磁场方向发射电子,给励磁线圈通电后,能看到电子束的径迹呈圆形.适当调节电子枪的加速电压U或励磁线圈中的电流I,一定能让圆形径迹半径减小的是(  )
A.同时增大U和IB.减小U,增大IC.同时减小U和ID.增大U,减小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在某行星表面某高处,宇航员让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线段AB与BC的长度分别为0.06m、0.08m,并测得小球通过AB段与BC段的时间均为0.1s,求:
(1)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
(2)若该行星的半径为720km,则环绕该行星的卫星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安培在实验中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爱因斯坦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引入了能量子
D.卢瑟福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已知地球的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分别为7.9km/s、11.2km/s和16.7km/s,对于宇宙速度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行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可能大于7.9km/s
B.在地球上发射卫星的速度可以小于7.9km/s
C.当飞行器的发射速度为13km/s时,飞行器将会脱离地球的引力场
D.当飞行器的发射速度为17km/s时,飞行器将会脱离太阳的引力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汽车以恒定速率能安全通过半径为 R 的半圆形拱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该过 程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关于汽车在顶点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速率 v 可以大于$\sqrt{gR}$
B.汽车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汽车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汽车所受的向心力就是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用绳子拴一个质量是0.1kg的小球,由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头3s内绳子拉力对物体的冲量的大小为3.6N•s;头3s内物体动量变化的大小为0.6kg•m/s(g值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