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在电场中把电荷量为2.0×10-9C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功为-1.5×10-7J,再把该点电荷从B点移到C点,静电力做功为4.0×10-7J.
(1)A、B、C三点中哪点的电势最高?哪点的电势最低?
(2)把-4×10-9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静电力做多少功.

分析 (1)根据电势差的定义:U=$\frac{W}{q}$,求解A、B和B、C两点间的电势差,WAC=WAB+WBC,进而求出AC之间的电势差,即可比较电势高低.
(2)根据W=qU求解静电力做功.

解答 解:(1)设A、B两点电势差为 UAB,B、C两点电势差为 UBC
则:$U_{AB}=\frac{{W_{AB}}}{q}=\frac{{-1.5×{10}^{-7}}}{{2×{10}^{-9}}}=-75V$
   $U_{BC}=\frac{{W_{BC}}}{q}=\frac{{4×{10}^{-7}}}{{2×{10}^{-9}}}=200V$
   UAC=UAB+UBC=200-75=125V
故C点电势最低,B点电势最高.
(2)设静电力做功为 WAC,则
 $W_{AC}=qU_{AC}=-4×{10}^{-9}×125=5×{10}^{-7}J$
答:
(1)C点电势最低,B点电势最高.
(2)把-4×10-9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静电力做功为5×10-7J.

点评 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类似只与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电荷从A→B→C,电场力做功与从A→C电场力做功相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果“嫦娥三号”在圆轨道上运动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半长轴为R2,周期为T2.则(  )
A.$\frac{T_1}{T_2}=\frac{R_1}{R_2}$B.$\frac{T_1}{T_2}=\frac{{{R_1}^2}}{{{R_2}^2}}$
C.$\frac{T_1}{T_2}={(\frac{{{R_1}^{\;}}}{{{R_2}^{\;}}})^{\frac{3}{2}}}$D.$\frac{T_1}{T_2}={(\frac{{{R_1}^{\;}}}{{{R_2}^{\;}}})^{\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连线的延长线上,如图,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之比为(  )
A.($\frac{N+1}{N}$)${\;}^{\frac{2}{3}}$B.($\frac{N+1}{N}$)${\;}^{\frac{3}{2}}$C.($\frac{N}{N-1}$)${\;}^{\frac{2}{3}}$D.($\frac{N}{N-1}$)${\;}^{\frac{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同学在做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把橡皮条的一端用图钉固定于P点,同时用两个弹簧秤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位置O.这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FA=3.5N、FB=4.0N,其位置记录如图甲所示.倘若橡皮条的活动端仅用一个弹簧秤拉着,也把它拉到O点位置,弹簧秤的示数为FC=6.0N,其位置如C.

(1)用1cm表示1N,在图乙中作出力FA、FB和FC的图示.
(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乙中作出FA和FB的合力F,F的大小为6.08N.
(3)实验的结果是否能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能(选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B.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D.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时,速度不可以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真空中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电荷,若其中一个点电荷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但仍然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则另一点电荷的电荷量应变为原来的(  )
A.$\frac{1}{5}$B.$\frac{1}{4}$C.$\frac{1}{3}$D.$\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叠放着一质量为mA=2.0kg的薄木板A和质量为mB=3.0kg的金属块B,A的长度l=2.0m.B上有轻线绕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C=1.0kg的物块C相连.B与A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0.10,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忽略滑轮质量及与轴间的摩擦.起始时令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绳被拉直,B位于A的左端(如图),然后放手,求

(1)B从A的右端脱离前,A与B的加速度各为多少?
(2)经过多长时间t后B从A的右端脱离(设A的右端距滑轮足够远)(取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四个图中,F1、F2、F3都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顶角为直角),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初步建立了正确的力和运动的关系
B.笛卡尔利用扭秤实验,巧妙地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