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使用不同精度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分别测量的结果如下:

甲同学:使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

乙同学:使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cm

丙同学:使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

丁同学:使用精度为“0.01mm”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12.040mm

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读数肯定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同学.

(2)(8分)与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现利用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是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的倾角为300,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它们连接的光电计时器都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0×10-2s、2.00×10-2s。已知滑块质量为2.00kg,滑块沿斜面方向的宽度为5.00cm,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为0.540m,g=9.80m/s2,取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其平均速度。

①(4分)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        m/s,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

v2        m/s;

②(4分)滑块通过光电门1、2之间的动能增加量为      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

(1)       甲     (4分)

(2)(每空2分)①  1.00     2.50      ②   5.25           5.29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使用不同精度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 果如下:
甲同学:使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
乙同学:使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
丙同学:使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cm
丁同学:使用精度为“0.01mm”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12.040mm
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读数肯定有错误的是
同学.
(2)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13.873
13.873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使用不同精度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分别测量的结果如下:
甲同学:使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
乙同学:使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cm
丙同学:使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
丁同学:使用精度为“0.01mm”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12.040mm
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读数肯定有错误的是
同学.

(2)与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现利用图2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是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的倾角为300,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它们连接的光电计时器都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0×10-2s、2.00×10-2s.已知滑块质量为2.00kg,滑块沿斜面方向的宽度为5.00cm,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为0.540m,g=9.80m/s2,取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其平均速度.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
1.00
1.00
 m/s,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
2.50
2.50
 m/s;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1、2之间的动能增加量为
5.25
5.25
 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5.26
5.26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一个阻值约5Ω的电阻,有以下器材:
电压表V1(量程0~3V,内电阻约15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电阻约75kΩ);
电流表A1(量程0~3A,内电阻约0.2Ω);
电流表A2(量程0~600mA,内电阻约3Ω);
滑动变阻器R(0~10Ω,额定电流为1.0A);
直流电源电池组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0.3Ω);
开关及导线若干
为了实验能正常进行,减少测量误差,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能多测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电流-电压的关系图线,则:

1电流表应选用
A2
A2
(填实验器材的代号)
②如图1中甲、乙、丙、丁四个电路图中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路图是
图.
③这位同学在一次测量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由图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可计算出待测金属丝的电阻为
5.2
5.2
Ω.(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使用不同精度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分别测量的结果如下:
甲同学:使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
乙同学:使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cm
丙同学:使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
丁同学:使用精度为“0.01mm”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12.040mm
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读数肯定有错误的是
同学.
②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悬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如图乙ab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刻度如图乙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9.80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70
70
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2.10
2.10
cm.

(2)为了确定一卷金属漆包线的长度,可通过测定其电阻值和去掉漆层后金属导线的直径来实现.现仅有下列器材:
A、待测漆包线:电阻值RL在40~50Ω之间,其材料的电阻率ρ=1.7×10-8Ω?m;
B、毫安表mA:量程1mA,内阻RA=50Ω;  C、电压表V:量程6V,内阻RV=4kΩ;
D、电源E:电动势约9V,内阻不计;     E、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Ω;
F、螺旋测微器,开关S,导线若干.
①若这卷漆包线的电阻值为RL,金属导线的直径为d,金属电阻率为ρ,则这卷漆包线的长度L=
πd2RL
πd2RL
(用RL、d、ρ表示).
②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定RL,要求两电表指针偏转至少达到满刻度的一半.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种不同的电路,其中合理的是
C
C


③实验中测得d=0.200mm,按合理的接法测量时,毫安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毫安表的读数为
0.60
0.60
 mA,电压表的读数
4.8
4.8
 V,可求得该卷漆包线的长度 L=
92
92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四校联考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一个阻值约5Ω的电阻,有以下器材:
电压表V1(量程0~3V,内电阻约15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电阻约75kΩ);
电流表A1(量程0~3A,内电阻约0.2Ω);
电流表A2(量程0~600mA,内电阻约3Ω);
滑动变阻器R(0~10Ω,额定电流为1.0A);
直流电源电池组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0.3Ω);
开关及导线若干
为了实验能正常进行,减少测量误差,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能多测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电流-电压的关系图线,则:

1电流表应选用______(填实验器材的代号)
②如图1中甲、乙、丙、丁四个电路图中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路图是______图.
③这位同学在一次测量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由图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可计算出待测金属丝的电阻为______Ω.(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