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如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B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和-Q,A、B相距为2d.MN是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另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带电小球p,其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不影响电场的分布),现将小球P从与点电荷A等高的C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P向下运动到距C点距离为d的O点时,速度为v,已知MN与AB之间的距离为d,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求:
(1)C、O间的电势差UCO
(2)小球P在O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以及小球P经过与点电荷B等高的D点时的速度大小.

分析 (1)对C到O段运用动能定理,求出C、O间的电势差,再求出C、D间的电势差UCD
(2)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O点的电场强度,由电场的对称性知,UOD=UCO,小球从O到D由动能定理求解

解答 解:(1)小球p由C运动到O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得mgd+qUCO=$\frac{1}{2}$mv2-0①
所以UCO=$\frac{\frac{1}{2}m{v}_{\;}^{2}-mgd}{q}$②
(2)小球p经过O点时受力如图

由库仑定律得F1=F2=k$\frac{Qq}{(\sqrt{2}d)_{\;}^{2}}$
它们的合力为
F=F1cos 45°+F2cos 45°=Eq③
所以O点处的电场强度E═$\frac{\sqrt{2}}{2}k\frac{Q}{{d}_{\;}^{2}}$.④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qE=ma⑤
所以a=g+$\frac{\sqrt{2}}{2}k\frac{Qq}{m{d}_{\;}^{2}}$⑥
小球p由O运动到D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d+qUOD=$\frac{1}{2}$m${v}_{D}^{2}$-$\frac{1}{2}$mv2
由电场特点可知UCO=UOD
联立①⑦⑧解得vD=$\sqrt{2}$v
答:(1)C、O间的电势差${U}_{CO}^{\;}$为$\frac{\frac{1}{2}m{v}_{\;}^{2}-mgd}{q}$;
(2)小球P在O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frac{\sqrt{2}}{2}k\frac{Qq}{m{d}_{\;}^{2}})$以及小球P经过与点电荷B等高的D点时的速度大小$\sqrt{2}v$

点评 本题关键要正确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处理力电综合问题,分析要知道O点的场强实际上是两点电荷在O点产生场强的合场强,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具有对称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度v2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v2<v1,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B.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则物体不可能到达左端
C.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回到右端,此时其速率为v2′,则v2′=v2
D.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需的时间可能等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物块A的质量为m,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面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倾角为θ;物块从坡道进入水平滑道时,在底端O点处无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将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水平滑道M处并固定在墙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O点.如图所示.物块A从坡顶由静止滑下,求:
(1)物块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时的弹性势能;
(3)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来,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1,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相同的带正电的粒子,以相同的速率从P点射入磁场区域.速度方向沿位于纸面内的各个方向,这些粒子射出边界的位置均处于边界的某一段弧上,这段弧的弧长是圆周长的$\frac{1}{3}$.若将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变为B2,结果相应的弧长变为圆周长的$\frac{1}{4}$,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影响,则$\frac{{B}_{1}}{{B}_{2}}$等于(  )
A.$\frac{\sqrt{2}}{3}$B.$\frac{\sqrt{6}}{3}$C.$\frac{\sqrt{3}}{2}$D.$\frac{\sqrt{6}}{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用轻弹簧相连,竖直放置,处于静止,现将甲物块缓慢下压到A位置由静止释放,当乙刚好离开地面时,甲的加速度为a1,速度为v1,再将甲物块缓慢下压到B的位置,仍由静止释放,则当乙刚好要离开地面时,甲的加速度为a2,速度为v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1=a2,v1=v2B.a1=a2,v1<v2C.a1<a2,v1<v2D.a1<a2,v1=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有A、B两颗卫星绕地心O做圆周运动,旋转方向相同.A卫星的周期为T1,B卫星的周期为T2,在某一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则(引力常量为G)(  )
A.两卫星经过时间t=T1+T2再次相距最近
B.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T}_{1}}^{\frac{2}{3}}$:${{T}_{2}}^{\frac{2}{3}}$
C.若己知两颗卫星相距最近时的距离,可求出地球的密度
D.若己知两颗卫星相距最近时的距离,可求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辆汽车正以v1=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s0=10m处有一辆自行车以v2=8m/s做同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刹车做加速度为a=-10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经过t=3s,汽车与自行车相距(  )
A.14mB.19mC.20mD.1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更准确,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frac{△v}{△t}$算出加速度
B.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
D.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frac{△v}{△t}$算出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以v=2m/s的速度匀速顺时针运动,倾斜角α=37°.A、B两轮之间的轴距l=5m,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以初速度v0=8m/s沿传送带运动方向冲上B轮,物块与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物块离开传送带时,速度大小为v1=2m/s
B.物块离开传送带时,机械能减少△E=24J
C.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为Q=43.2J
D.物块对传送带做的功W=-19.2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