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均为m,B、C两物体与一轻随轻质弹簧相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弹簧劲度系数为k.物体A从距物体B某一高度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与B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向下运动.当A、B向下压缩弹簧,再反弹到最高点时,物体C刚好对地面无压力.不计空气阻力且弹簧始终处与弹性限度内,求A物体开始下落时的高度h.

分析 碰前A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可求得下落后的速度;A与B碰撞,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求的粘在一起时的速度;当A与B运动到最高时,C对地面无压力,可用平衡条件求出此时得形变量,再结合机械能守恒列方程求解h.

解答 解:开始时B处于平衡状态,有k△x=mg
当A下落h高度时速度为v,则有:mgh=$\frac{1}{2}$mv2
A与B碰撞粘在一起时速度为v′,以向下为正,由动量守恒有:mv=(m+m)v′
当B与A运动到最高时,C对地面无压力,
即:k△x′=mg
可得:△x=△x′
所以最高时弹性势能与初始位置弹性势能相等.
由机械能守恒有:
$\frac{1}{2}$(m+m)v′2=2mg(△x+△x′)
解得:h=$\frac{8mg}{k}$
答:A物体开始下落时的高度h为$\frac{8mg}{k}$.

点评 弹簧在高考中出现较多,应对其弹力的变化过程作充分的了解,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物理规律求解,注意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要规定正方向,此题属于难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一根长L=5.5m的光滑绝缘细直杆MN,竖直固定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3×106N/C、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倾斜向上.杆的上端M固定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A,电荷量Q=5×10-3C;另一带正电的轻质小球B(可视为点电荷,不计重力)穿在杆上可自由滑动,电荷量q=1×10-3C,质量m=0.05kg.现将小球B从杆的下端N静止释放,小球B开始向上运动,B向上运动到P点时速度达到了最大值80m/s.不考虑B的电场,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sin37°=0.6,cos37°=0.8,求:
(1)P点的场强;
(2)小球B从N到P的过程中,点电荷A对它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程相同
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胡克定律F=kx中的x,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弹簧的伸长或压缩后的长度B.k与弹簧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C.F是弹簧任意一端上的弹力大小D.x可以是任意大小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角速度为ω,某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1,向心力加速度为a1,角速度为ω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力加速度之比$\frac{a}{{a}_{1}}$=$\frac{{r}_{1}^{2}}{{R}^{2}}$B.角速度之比$\frac{ω}{{ω}_{1}}$=$\frac{{R}^{3}}{{r}_{1}^{2}}$
C.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sqrt{aR}$D.地球的平均密度ρ=$\frac{3{a}_{1}{r}_{1}^{2}}{4πG{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哪个仪器测量的物理量不是力学基本量(  )
A.托盘天平B.刻度尺C.秒表D.测力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
A.举重运动员托举杠铃保持静止
B.被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C.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
D.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王同学用了两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秤来测量拉力.实验之前他先检查了弹簧秤,然后进行实验: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和拉力F1,F2的大小及方向;然后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仍将结点拉到O点,再记录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 然后取下白纸作图,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实验前对弹簧秤进行检查,下列哪些检查是必需的A.
A.使用测力计前应校对零点
B.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C.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测力计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算出合力大小
(2)如图是王同学研究合力与分力关系时在白纸下画出的图,根据物理上作图要求和规范,请指出图中存在的两种错误:
①F1、F2、F矢量未画上箭头;
②F与F1、F与F2的连线应该用虚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计数点A、B、C到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打计数点B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0.70m/s.(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