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M为绳子中点,两端P、Q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小段时间后产生的波形如图,对于其后绳上各点的振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  )
A.波源Q产生的波将先到达中点MB.波源P的起振方向是向上的
C.中点M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D.M点的位移大小在某时刻可能为零

分析 两列波在相遇时,振动方向相同,则振动加强;振动方向相反,则振动减弱.并满足矢量叠加原理.

解答 解:A、由题意可知,虽然波形不同,但波速相同,由于距离相同,所以两波同时到达M点.故A错误.
B、由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P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故B正确.
C、由于波长的不同,因此在M点相遇时,并不总是加强或减弱,可能在某一时刻位移为零.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 考查波的叠加原理,及相遇后出现互不干扰现象.同时注意之所以两列在相遇时“消失”,原因这两列波完全相同,出现振动减弱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在斜面上空A点水平抛出两个小球a、b,初速度分别为va、vb,a球落在斜面上的N点,且AN连线恰好垂直于斜面,而b球恰好在M点与斜面垂直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a、b两球水平位移之比2va:vb
B.a、b两球水平位移之比2v${\;}_{a}^{2}$:v${\;}_{b}^{2}$
C.a、b两球下落的高度之比4v${\;}_{a}^{2}$:v${\;}_{b}^{2}$
D.a、b两球下落的高度之比2v${\;}_{a}^{2}$:v${\;}_{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用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时,让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后,m1拖着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带你,对纸带上的点迹继续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速度为0),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取g=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m1的速度v5=2.4m/s
(2)在打下点0-5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0.60J,系统东等的增量△EB=0.58J.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既可测定电源的内阻r同时又可测出一段电阻丝单位长度的电阻R.,图中 ab是一段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R是阻值为2Ω的保护电阻,电源电动势E=6V,电流 表内阻不计.闭合开关S,实验时用刻度尺测得电阻丝接入电路部分aP的长度为L,记录下L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重复多次该操作,得到多组数据,然后作出$\frac{1}{I}$-L图象(如图乙所示)
(1)由题意知$\frac{1}{I}$=$\frac{R+r}{E}$+$\frac{{R}_{0}^{\;}}{E}L$,式中涉及的相关物理量用字母(E、r、R,R.、L)表示.
(2)根据图象的截距和斜率知电源的内阻r=0.16Ω该电阻线单位长度的电阻R0=9.6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1,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相同的带正电荷粒子,以相同的速率从P点射入磁场区域,速度方向沿位于纸面内的各个方向.这些粒子射出边界的位置均处于边界的某一段弧上,这段圆弧的弧长是圆周长的$\frac{1}{3}$.若将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变为B2,结果相应的弧长变为圆周长的$\frac{1}{4}$,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影响,则$\frac{B_2}{B_1}$等于(  )
A.$\frac{3}{4}$B.$\frac{\sqrt{3}}{2}$C.$\frac{\sqrt{6}}{2}$D.$\frac{\sqrt{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斜面AB长为2.2m,斜面底端有一小段(长度可忽略)光滑圆弧,圆弧末端水平.圆弧末端距地面高度为1.25m,质量为m的物体在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滑到圆弧末端B点时的速度大小;
(3)物体落地点与圆弧末端B的水平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下列核反应方程式中,表示核聚变过程的是(  )
A.${\;}_{92}^{235}$U+${\;}_{0}^{1}$n→${\;}_{56}^{144}$Ba+${\;}_{36}^{89}$Kr+3${\;}_{0}^{1}$n
B.${\;}_{90}^{234}$Th→${\;}_{91}^{234}$Pa+${\;}_{-1}^{0}$e
C.${\;}_{92}^{238}$U→${\;}_{90}^{234}$Th+${\;}_{2}^{4}$He
D.${\;}_{1}^{3}$H+${\;}_{1}^{2}$H→${\;}_{2}^{4}$He+${\;}_{0}^{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B处安装了一个光电门,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2.25mm.
(2)下列实验要求不必要的是A.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3)改变钩码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frac{1}{{t}^{2}}-F$图象.(选填“t2-F”“$\frac{1}{t}$-F”或“$\frac{1}{t^2}$-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A、B两块正对的金属板竖直放置,在金属板A的内侧表面系一绝缘细线,细线下端系一带电小球.两块金属板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的R1为光敏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R3为定值电阻,当R2的滑动触头P在中间时闭合开关S,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和U,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细线与金属板A的夹角为θ.已知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光敏电阻随光照的增强电阻变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光照强度不变,将R2的滑动触头P向b端滑动,则R3消耗的功率变大
B.保持滑动触头P不动,让光敏电阻周围光线变暗,则小球重新平衡后θ变小
C.滑动触头向a端滑动,用更强的光照射R1则电压表示数变小
D.保持滑动触头不动,用更强的光照射R1,则U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