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甲、乙两个电阻的I-U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甲、乙的电阻值之比为$\sqrt{3}$:1
B.甲、乙的电阻值之比为1:$\sqrt{3}$
C.甲、乙并联后总电阻的I-U图象位于Ⅲ区
D.甲、乙串联后总电阻的I-U图象位于Ⅰ区

分析 明确I-U图象的意义,知道I-U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而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支路电阻.

解答 解:A、BI-U图象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则甲、乙的电阻值之比R:R=tan30°:tan45°=1:$\sqrt{3}$.故A错误,B正确.
C、甲、乙并联后总电阻小于甲和乙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I-U图象斜率比甲图线的斜率大,故甲、乙并联后总电阻的I-U图象位于Ⅲ区.故C正确.
D、甲、乙串联后总电阻大于甲和乙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的I-U图象斜率比乙图线的斜率小,故甲、乙串联后总电阻的I-U图象位于Ⅰ区.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frac{U}{I}$,要理解U,I,R三个物理量的数量关系,再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了让汽车平稳通过道路上的减速带,车速一般控制在20km/h以下.某人驾驶一辆小型客车以v0=10m/s的速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发现前方s=15m处有减速带,立刻刹车匀减速前进,到达减速带时速度v=5.0m/s.已知客车和人的总质量m=2.0×103kg.求:
(1)客车到达减速带时的动能Ek
(2)客车从开始刹车直至到达减速带过程所用的时间t;
(3)客车减速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F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M,现给B一初速度v0使B开始向右运动,A开始时静止,但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B板.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①木板B从开始运动到相对A静止所用的时间;
②木板B从开始运动到相对A静止所通过的距离;
③小木块A相对木板滑行的最大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是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汽缸,总长为2l,缸内活塞面积为S.厚度不计,汽缸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是f0,一劲度系数为k的水平弹簧,一端与活塞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墙上,活塞可在缸内无摩擦地滑动,当缸内充有温度为T0、压强为P0(大气压强也是P0)的理想气体时,活塞平衡于汽缸中央,弹簧恰处于自然长度,要使活塞缓慢右移至汽缸口,缸内气体温度应升至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他们在试管中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将压强传感器的压敏元件和温度传感器的热敏元件伸入到试管内部,通过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测得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1)实验中,他们把试管浸在烧杯的冷水中,通过在烧杯中逐次加入热水来改变试管内气体的温度,每次加入热水后就立即记录一次压强和温度的数值,最后得到一组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数值.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是加入热水后就立即记录一次压强和温度的数值;
(2)采取了正确的操作后,他们记录了相关数据,计算机绘出的p-t图象如图(b)所示,其中p1为已知量.则当封闭气体压强为1.2p1时其热力学温度为327.6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一个电场中的等势面分布.
(1)A、B两点中,电场强度较大的点是:A;
(2)某次运动中,一个电子的轨迹依次经过b、c、d、e四个等势面,则电子从b等势面运动到e等势面过程中,静电力做功15eV;若电子经过b等势面时电子的动能为20eV,则电子经过e等势面的动能为35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经典理论的局限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速度很小,对微观离子的运动经典理论仍然适用
B.相对论否定了经典理论
C.对于高速运动物体经典理论仍然适用
D.运动物体的速度跟光速相差不大时,质量大于静止时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B=1T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光滑平行金属指向纸内.电阻为0.5Ω的金属棒PQ以1m/s的速度贴着导轨向右运动,导轨间距l=1m,导轨左侧的电阻R=0.5Ω,其他电阻不计.
(1)求金属棒PQ两端的电势差UPQ
(2)为维持金属棒匀速运动,外力在10s时间内应做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某同学用自由下落的重物和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他按正确的实验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三个点(打点周期是0.02s).记录B点的物体下落高度是0.176m,此时物体的速度是5.85m/s,根据以上实验数据,通过相关计算可验证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