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
(1)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甲图,理由是采用乙图实验时,由于小车与斜面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且不能忽略,所以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B点的速度大小1.37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小组内同学们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v2-h图线如图3所示,请根据图线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7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 (1)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知道乙装置中小车与斜面存在摩擦,实验效果不如甲好;
(2)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计算出打出某点的速度;
(3)由mgh=$\frac{1}{2}$mv2得v2=2gh,由此可知:图象的斜率k=2g,由此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解答 解:(1)由甲、乙两图可知,乙图存在的摩擦远远大于甲图中摩擦,由此可知甲图验证机械能守恒更合适.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
vB=$\frac{{x}_{AC}}{2T}$=$\frac{12.40-6.93}{2×0.02}×1{0}^{-2}$m/s=1.37m/s
(3)由机械能守恒mgh=$\frac{1}{2}$mv2得v2=2gh,
由此可知:图象的斜率k=2g,由此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由图可知,当h=20cm=0.2m时,v2=3.88,所以k=$\frac{{v}^{2}}{h}$=$\frac{3.88}{0.2}$=19.4,
所以g≈9.7m/s2,在范围9.7~9.8内皆可.
故答案为:(1)甲图,采用乙图实验时,由于小车与斜面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且不能忽略,所以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2)1.37;
(3)9.7.

点评 本上的实验,我们要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注意事项这几点去搞清楚,正确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论求解某点的瞬时速度,根据图象特点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滑块以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v0=4m/s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小滑块与右侧的竖直墙壁发生碰撞,并以v=2m/s的速率反向弹回,已知小滑块与竖直墙壁的作用时间为0.5s,求小滑块与竖直墙壁接触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光滑绝缘轨道圆心为O,半径为r,下端与绝缘水平轨道在B点相切并平滑连接,半圆形轨道上的C点与圆心O高度相同,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轨道上的A点,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现给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kmg,使物块由静止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力F,之后物块沿半圆形轨道通过D点后恰好落回到A点,到达A点时速度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A、B之间的距离L及电场强度的大小E;
(2)物块通过C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F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打C点时滑块的速度的大小为0.54m/s;
②滑块的加速度a=1.0 m/s2
?若在实验过程中交流电的频率超过50Hz,但计算时频率还是用50Hz,由此计算出的加速度值将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是CD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不计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及细绳与滑轮间的阻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m}_{3}g-({m}_{2}+{m}_{3})a}{{m}_{2}g}$(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利用图(a)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A.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
(2)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其原因是C.
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v=$\sqrt{2gh}$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3)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30Hz、40Hz和50Hz.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它题给条件进行推算.
①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设重物的质量为m,利用f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frac{1}{2}$(s1+s2)f,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动能大小为$\frac{1}{8}m({s}_{2}+{s}_{3})^{2}{f}^{2}$,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s}_{2}-{s}_{1}){f}^{2}$.
②已测得s1=8.89cm,s2=9.95cm,s3=11.02cm;当重力加速度g大小为9.80m/s2,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 k倍,设k=2%.由此,可推导出交流电的频率f的表达式为$f=\sqrt{\frac{2(1-k)g}{{s}_{3}-{s}_{1}}}$(用给定的字母表示),代人数值推算出频率为30 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利用图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小组同学对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用打点间隔数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sqrt{2gh}$ 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frac{{v}^{2}}{2g}$计算得出高度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1)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D.(填入相应的字母)
(2)在该实验中,有几个注意点,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C.
A.为减小摩擦阻力,需要调整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使它在同一竖直线上
B.可以选用质量很大的重锤,先用手托住,等计时器通电后再释放重锤
C.只有选第1、第2两打点间隔约2mm的纸带才代表打第1点时的速度为零
D.实验结果如果正确合理,得到的动能增加量应略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在“探究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实验中,已知物体质量为1kg,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0m/s2.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出各计数点上的读数,如图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是连续打出的四个点.则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时:(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重物到达C点时的瞬时速度vC=2.11 m/s.
(2)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2.28 J;动能的增加量△Ek=2.23 J.
(3)根据计算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与动能的增加量相等,知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一水平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开始做直线运动,水平力开始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块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正弦函数(如图乙所示),则(  )
A.t=0.5s 时F最大,t=1.5s 时F最小B.t=ls时物块的速度最小
C.t=ls时力F变化最快D.t=2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位同学由于认识错误,操作过程中采用先释放纸带再开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流程,而自身没有认识到问题,仍把第一点当成是速度为零,那么他通过纸带计算得到的结果会是(  )
A.mgh>$\frac{1}{2}$mv2B.mgh<$\frac{1}{2}$mv2C.mgh=$\frac{1}{2}$mv2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