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一段轨迹ABC.已知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出的,C点的坐标为(60cm,45cm),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_m/s,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vB的大小为vB=_________m/s.(g="10" m/s2

          
2 m/s ; ( 3分)      2 m/s  ( 3分)
由平抛运动公式可得:
v0== m/s="2" m/s
B点的竖直坐标:yB=gt2=×10×() m="0.2" m
vB=== m/s=2 m/s.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

那么:
(1)纸带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
(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g取9.8m/s2)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____△E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5)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低压的交流电源上(频率为f),从实验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与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从起始点O开始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____________,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k=____________。
(2)根据题设条件,还可利用重锤下落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经过计算可知,测量值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要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了一些数据,其中的一组数据如下所示。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时,将摆线平放,如图 (A)所示,刻度尺读数是    cm ,
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卡尺游标位置如图(B)所示,可知摆球直径是   __cm,
如图所示测出的摆长        (偏大,偏小),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2)该同学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C所示,则秒表所示读数为       s。单摆的周期是       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D所示,与L的关系式=_  _,利用图线可求出图线的斜率k=_ __,再由k可求出g=_ __。


(4) 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未挂小球就测量绳长,然后与小球半径相加作为摆长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1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__m/s.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悬挂物的质量应___________(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小车和砝码的质量;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或悬挂物质量)时,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某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所得的aF图像为下图中的________;

(3)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进行该实验时,应控制好小车质量M与砝码盘和砝码总质量m的关系,使它们满足                  的关系。
(2)某同学在实验中忘记平衡摩擦力,并做出了a-F图,其得到的图象是:(     )

(3)该同学在实验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          (b)长30m左右的细绳;
(c)直径2 cm的铅球;           (d)直径2cm的木球;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       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做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J.(取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