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10
10
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50
50
N/m.
(2)如图所示,质量M=2
3
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
3
kg的小球B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10
3
N,拉着B带动A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A、B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A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分析:(1)由图线和坐标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原长可知弹簧的原长.再由胡克定律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2)(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以木块和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和摩擦力公式求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答:解:(1)当外力F大小为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得原长为10cm;
图线的斜率是其劲度系数,k=
△F
△x
=50N/m.
(2)(1)设轻绳对B的拉力为T,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如图1,由平衡条件可得:

Fcos30°=Tcosθ            ①
Fsin30°+Tsinθ=mg           ②
解得T=10
3
N,tanθ=
3
3
,即θ=30°
(2)以木块和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再平衡条件得
Fcos30°=f              ③
N+Fsin30°=(M+m)g        ④
又f=μN                   ⑤
解得μ=
3
5

故答案为:(1)10,50(2)30°,
3
5
点评:本题第一问关键求要会从图象中正确的找出弹簧的原长及在各外力作用下弹簧的长,并会求出弹簧的形变量,应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第二问关键是分别对两个物体或整体受力分析,然后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图1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1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0.70
0.70
;C点对应的速度是
0.100
0.100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实际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
砝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L(cm) 6.00 7.15 8.34 9.48 10.64 11.79
①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图2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砝码质量M与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
②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
图线的物理意义是表明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大小成正比.
图线的物理意义是表明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大小成正比.

③该弹簧劲度系数k=
25.9
25.9
 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如果用S1、S2、S3、S4、S5、S6 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则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s6+s5+s4)-(s3+s2+s1)
9T2
(s6+s5+s4)-(s3+s2+s1)
9T2
(用符号写出表达式,不要求计算)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1.19
1.19
 m/s.(答案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案如图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误差,实验中要采取的两项措施是:a、
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b、
平衡摩擦力
平衡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广东二模)(1)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1所示.该实验始终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由右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10
10
 cm.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
①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D
AD

A、打点计时器安装时要使两限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并安装稳定,以减少纸带下落过程中的阻力
B、需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C、打点计时器用四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作为电源
D、用手托着重锤,先闭合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开关,然后释放重锤
E、打出的纸带中,只要点迹清晰,就可以运用公式mg△h=
1
2
mv2
,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F、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必须先确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
②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时,实验中计算某一点的速度,甲同学用v=gt来计算,乙同学用vn=
(sn+sn+1)
2T
来计算.其中
同学的计算方法更符合实验要求.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甲同学用9.8m/s2代入,乙同学用通过对纸带分析计算出重锤下落的实际加速度代入,丙同学用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代入,其中
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
③甲同学实验计算结果时发现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Ek,乙同学发现△Ep<△Ek,实验过程中肯定存在错误的是
同学.
本实验中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作用
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作用

④在一次实验中,重物自由下落时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2所示,纸带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秒,那么重物下落过程中的实际加速度a=
9.38
9.38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在做“研究共点力合成”的实验时,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测得拉力F,再用两个弹簧拉橡皮条测得合力F'.当通过两根细绳把橡皮条拉到某一位置O时,要记录这一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细绳的方向.当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细绳套与橡皮条的结点应该拉到
 
,并记录细绳的方向.如果两位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如甲图和乙图,则
 
图画错了.(选填“甲”或“乙”)?
精英家教网
(2)用图装置做“研究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用小盘和砝码拉动小车.实验前,应把长木板有打点计时器的一段抬高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时必须采用
 
法.即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把
 
视为小车所受到的合外力,多次改变合外力,测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不变,多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研究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
精英家教网
(3)某同学在分析一条纸带时,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中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示出来,根据纸带求得B点对应的速度vB=
 
m/s,加速度a=
 
m/s2.(两个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