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开普勒1609年一1619年发表了著名的开普勒行星运行三定律,其中第三定律的内容是: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它于1687年发表在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
(1)请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等推导万有引力定律(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2)牛顿通过“月﹣地检验”进一步说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请简述一下如何进行“月﹣地检验”?
【答案】
(1)
设行星的质量为m,太阳质量为M,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公转周期为T,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为F.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运动的向心力F=m( )2R= mR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K
得T2=
故F= mK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和太阳间的引力是相互的,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反过来,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与也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所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F∝
写成等式有 F=G (G为常量)
(2)
如果重力与星体间的引力是同种性质的力,都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那么,由于月心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的半径的N倍,月球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其向心加速度就应该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倍,在牛顿的时代,重力加速度已经比较精确的测定,也能精确的测定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月球公转的周期,从而能够算出月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根据计算结果验证是否符合上述的“平方反比”关系
【解析】(1)设行星的质量为m , 太阳质量为M , 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公转周期为T,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为F .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运动的向心力F=m()2R= mR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K
得T2=
故F= mK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和太阳间的引力是相互的,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反过来,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与也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所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F∝
写成等式有 F=G (G为常量).(2)如果重力与星体间的引力是同种性质的力,都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那么,由于月心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的半径的N倍,月球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其向心加速度就应该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倍,在牛顿的时代,重力加速度已经比较精确的测定,也能精确的测定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月球公转的周期,从而能够算出月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根据计算结果验证是否符合上述的“平方反比”关系.
答:(1)推导如上所述;(2)简述如上说明.
行星绕太阳能做圆周运动,是由引力提供向心力来实现的.再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由圆周运动可算出向心加速度大小,再将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进行比较,从而证明:重力和星体间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M小车,在车上固定的轻杆顶端系一长为l细绳,绳的末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将小球拉至水平右端后放手,则( )
A. 系统的动量守恒 B. 水平方向任意时刻m与M的动量等大反向
C. m不能向左摆到原高度 D. 小球和车可以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轨道ABC与足够长的粗糙轨道CD在C处平滑连接,O为圆弧轨道ABC的圆心,B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半径OA、OC与OB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将一个质量m=0.5kg的物体(视为质点)从A点左侧高为h=0.8m处的P点水平抛出,恰从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已知物体与轨道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重力加速度g=l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体经过B点时,对圆弧轨道压力大小FN;
(3)物体在轨道CD上运动的距离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用长为2L的绝缘轻杆连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A和B。A球的带电量为+2q,B球的带电量为-3q,组成一带电系统,如图所示,虚线MP为AB两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虚线NQ与MP平行且相距5L。最初A和B分别静止于虚线MP的两侧,距MP的距离均为L,且A球距虚线NQ的距离为4L。若视小球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在虚线MP,NQ间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后,试求:
(1)B球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
(2)带电系统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
(3)带电系统从开始运动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时,B球电势能的变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有一个冰上滑木箱的游戏节目,规则是:选手们从起点开始用力推箱一段时间后,放手让箱向前滑动,若箱最后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视为成功;若箱最后未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就视为失败。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AC是长度为L1=7 m的水平冰面,选手们可将木箱放在A点,从A点开始用一恒定不变的水平推力推箱,BC为有效区域。已知BC长度L2=1 m,木箱的质量m=50 kg,木箱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某选手作用在木箱上的水平推力F=200 N,木箱沿AC做直线运动,若木箱可视为质点,g取10 m/s2。那么该选手要想游戏获得成功,试求:
(1)推力作用在木箱上时的加速度大小;
(2)推力作用在木箱上的时间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卡文迪许把他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地球的重量”(严格地说应是“测量地球的质量”).如果已知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 计算地球的质量M和地球的平均密度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介质中,光的波长越短,传播速度越快
B.泊松亮斑有力地支持了光的微粒说,杨氏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C.某同学在测单摆的周期时将全振动的次数多记了一次,则测出的周期偏大
D.静止在地面上的人观察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观察到的长度比杆静止时的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有匀强电场,其中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如图所示.当发生下列哪些变化时,液滴将向上运动( )
①将电容器的下极板稍稍上移;
②将电容器的上极板稍稍上移;
③将S断开,并把电容器的下极板稍稍向左水平移动;
④将S断开,并把电容器的上极板稍稍下移.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半径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
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
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
OM、OP、ON的长度。
①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过程中,白纸可以移动,复写纸不能移动
B.小球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
C.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D.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②本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
A.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B.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C.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D.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③入射球a的质量为m1,被碰球b的质量为m2,各小球的落地点如上图所示,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B.实验中必须测量两个小球的直径
C.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1=m1+m2
D.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1=m1+m2
④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所示。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使小球1仍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1和2的操作,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M′、P′、N′。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顶点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L3。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