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一段时间受到一水平拉力的作用,另一段时间不受拉力作用.则(  )
A.物体所受摩擦力一定为3NB.物体所受摩擦力一定为1N
C.水平拉力一定为4ND.水平拉力一定为2N

分析 由图象可求得物体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合力,不受水平拉力作用时物体的合力即为摩擦力.

解答 解:根据图象可知0-2s内加速度为:
a1=$\frac{△{v}_{1}}{△{t}_{1}}=\frac{3-5}{2}=-1m/{s}^{2}$,
2-3s内加速度为:a2=$\frac{△{v}_{2}}{△{t}_{2}}=\frac{0-3}{1}=-3m/{s}^{2}$,
若水平拉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则0-2s内有拉力,2-3s内没有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1
-f=ma2
解得:F=2N,f=3N
若水平拉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则0-2s内没有拉力,2-3s内有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1
F-f=ma2
解得:f=1N,F=2N,所以水平拉力一定是2N,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图象在物理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题将图象与牛顿第二定律相结合,是道好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甲所示是测量电流表内阻的电路图.图乙是对应的实物连线示意图.    

(1)图乙中有一根导线来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齐连线
(2)在正确连线的情况下,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a.将电阻箱R1的电阻调到零,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滑到最右端  
b.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使得电流表达到满偏10
c.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变阻箱R1的电阻,使得电流表的求数为$\frac{10}{2}$  
d.读出电阻箱的电阻值R1,可以认为电流表的内阻r=R1
已知电流表的量程是50mA,内阻约为40Ω,电池的电动势为4.5V,且假设其恒定不变,可供选择的滑动变阻器R有
A.阻值0-10Ω,额定电流2A
B.阻值0-50Ω,额定电流1.5A
C.阻值0-99.9Ω
D.阻值0-999Ω
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电流表的内阻,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R是A应选用的电阻箱R1是C(填仪器前的字母代号)
(3)本实验中电流表测量值r与电流表内阻的真实值r相比,有A(填正确选项的番号)
A.r>rB.r<r
C.r=rD.r可能大于r,也可能小于r
(4)如果提高电池的电动势,用些电路测量出的电流表的内阻的误差将减少(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O点到水平面的距离为h.物块B质量是小球的5倍,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O点正下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拉动小球使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上升至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frac{h}{16}$.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碰撞过程物块获得的冲量及物块在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A和B两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m2,A车上有一质量为m0的人,以速度v0向右跳上B车,并与B车相对静止.求:
①人跳离A车后,A车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②人跳上B车后,A、B两车的速度大小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小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大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核内自身因素有关,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也有关
D.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为一折射率为n=$\sqrt{3}$,半径为R=4$\sqrt{3}$cm的圆形玻璃砖,AB为玻璃砖直径.一束光线平行于直径AB射向玻璃砖左侧界面,且光束到AB的距离d可以随意调整,己知光在真空中速度为c=3.0x108m/s,求
(Ⅰ)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最长时间;
(Ⅱ)如光线经玻璃砖折射后由点射出时,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小王同学为平衡摩擦力这样操作:将小车静止地放水平长木板上,然后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直至小车沿木板向下滑动.如图乙所示,请问这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当如何进行?
答:该同学的操作不正确,应该这样操作;慢慢调节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直到给小车一定的初速度,打点计时器在与小车连接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间隔大致相等的点,即小车沿木板作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某型号家用交流稳压器中,变压器的原、副线圈都带有滑动触头,如图所示,当变压器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可通过向上、向下调节P1、P2的位置,使输出电压稳定在220V.现发现输出电压低于220V,欲通过调节P1、P2的位置使输出电压稳定在220V,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保持P1不动,将P2向上移B.保持P2不动.将P1向下移
C.将P1向上移,同时P2向下移D.将P1向下移,同时P2向上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小组通过如下操作探究“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①将两段带槽轨道连接在一起,抬起轨道的一端大约5cm,并在它下面垫一木块,如图所示.确保装置的稳固性,使一个小钢球得以平滑地滚过两段轨道的连接处;
②测得轨道水平部分的长度为1m;
③在倾斜轨道上某点释放小球,测量释放高度(相对水平轨道);当它到达轨道水平段时,启动秒表,到达终点时,停下秒表.记录这段时间,计算小球在水平轨道上的速率,将所有数据计算处理,记入下表.
④把所垫木块分别移动到倾斜轨道的$\frac{1}{2}$处、$\frac{1}{3}$处,使轨道倾斜角度增大,重复步骤③,分别得到2、3两组数据.
⑤把木块移动到倾斜轨道的$\frac{1}{2}$处,不断改变释放位置,重复步骤③,得到第4次及以后各组实验数据.
试验次数释放高度h(m)时间t/(s)v2
10.051.030.94
20.051.020.96
30.051.020.96
40.012.200.20
50.021.70
60.031.300.59
70.041.140.77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测量计算第5次实验的相关数据,其中v2=0.35m2/s2
(2)写出该小组同学设计前三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是否与斜面倾角有关;
(3)本实验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至少写出两条)长度测量,时间测量
(3)摩擦阻力,时间测量,空气阻力,长度测量等.(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