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若a1>a2,可能相遇2次 | B. | 若a1=a2,一定相遇1次 | ||
C. | 若a1<a2,可能相遇2次 | D. | 若a1>a2,可能相遇3次 |
分析 开始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均做加速运动,若甲的加速度大于或等于乙的加速度,则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则甲将和乙相遇一次,若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由于先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当甲乙速度相等的时候,甲若没追上乙,则甲就追不上乙,若甲乙速度相等的时候甲刚好追上乙,而后甲乙两距将越来越远,故也只能相遇一次,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已超过乙,则随着乙速度的增加将继续反追乙,则甲乙相遇两次
解答 解:由于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所以:
A、当a1大于a2时,由v甲=vo+at知,甲的速度先是大于乙的,由于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一定时间之后,乙的速度会等于甲的,再继续乙的速度就大于甲的,通过速度关系可以想到,甲乙的距离先是减小,①当甲乙的速度达到相等时,甲还没有追上乙,之后就别想追上了,也就是不能相遇.②当甲乙的速度达到相等时,甲正好这时相遇乙,之后两者距离越来越大,也就是相遇一次.③当甲乙的速度达到相等之前,甲追上相遇乙,之后甲在前,乙在后,变成乙追甲,两者速度相等之后乙的速度就大于甲的,乙就会追上甲再相遇一次,也就是一共相遇了两次.故A正确;
B、a1=a2,由v=vo+at知: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甲追上乙相遇之后,甲在前速度比乙大,距离越来越远.不可能再次相遇,所以只能相遇一次故B正确;
C、当a1小于a2时,由v=vo+at知: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甲追上乙相遇之后,甲在前速度比乙大,距离越来越远,不可能再次相,所以甲乙只能相遇一次,故C错误;
D、由A分析知,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为追及相遇问题,首先要从题意中找中运动的情景,再由运动学中位移关系确定二者能否再次相遇;本题也可由图象进行分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线速度大小vA=vB | B. | A、B、C线速度之比为2:2:1 | ||
C. | 角速度ωA=ωC | D. | A、B、C角速度之比为2: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 | |
B. | 分子间的作用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
C. | 如果系统A与系统B分别与系统C达到热平衡,则系统A、B具有相同的温度 | |
D. | 一定质量0℃的水凝结成0℃的冰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变 | |
E. | 温度越高,分子的势能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
B. |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小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大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 |
C. | β衰变中产生的β粒子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 |
D. | 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 |
E. | 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强度减弱,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物粒子运动时不会具有波动性 | |
B. | 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随温度升高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 |
C. | 裂变反应有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 | |
D. | 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经过大量计算以后而发现的 | |
B. | 在18世纪已经发现的七颗行星中,人们发现第七颗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总是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有一些偏差,于是有人椎测,在天王星轨道外还有一颗行星,是它的存在引起了上述偏差 | |
C. | 第八颗行星,是牛顿运用自己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经过大量计算而发现的 | |
D. | 天王星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维耶合作研究后共同发现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