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C

试题分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下滑的位移大约变为原来的4倍,时间变为原来的3倍,位移变为原来的9倍,可知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正确,A、B、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为了得到塔身的高度(超过5层楼高)数据,某人在塔顶使一颗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下面哪几组物理量的测定,求出塔身的高度(  )
A.最初1s内的位移B.石子落地的速度
C.最后1s内的下落高度D.下落经历的总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5分)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的光滑楔形滑块A上的顶端O处,细线另一端栓一质量为的小球,取.

(1)当滑块静止时,线中拉力等于多少?
(2)当滑块从静止向左加速运动时,小球恰好对斜面无压力,经过2秒钟小球运动的位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7v,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C.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
D.前位移所需时间是后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测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第2s内的位移是10m,有人对其运动作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2m/s2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在第1s末的速度一定是9m/s
D.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有一高度为H、上、下水平界面分别为PQ、MN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矩形导线框ab边长为l1,bc边长为l2,导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磁场高度H> l2。线框从某高处由静止落下,当线框的cd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为;当线框的cd边刚离开磁场时,线框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为。在运动过程中,线框平面位于竖直平面内,上、下两边总平行于PQ。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线框的cd边刚进入磁场时,通过线框导线中的电流;
(2)线框的ab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的速度大小;
(3)线框abcd从全部在磁场中开始到全部穿出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AB为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BC为粗糙程度不变的斜面,B点有微小的圆弧与两个面相切过渡。一物体(可看作质点)从A点以某一速度出发做匀减速运动并冲上斜面BC直到速度为零,以出发点为计时起点,各时间点的速度如下表所述。试求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最远距离。

t(s)
0
1
2
3
4
5
V(m/s)
15
13
11
8
4
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0分)在消防演习中,消防队员从一根竖直的长直轻绳上由静止滑下,经一段时间落地.为了获得演习中的一些数据,以提高训练质量,研究人员在轻绳上端安装一个力传感器并与数据处理系统相连接,用来记录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轻绳受到的拉力与消防队员重力的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已知某队员在一次演习中的收集的数据如图所示,

(1)求该消防队员在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和落地速度各是多少?(g取10m/s2)
(2)消防队员在下滑过程总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距离为L的两块平行金属板A、B竖直固定在表面光滑的绝缘小车上,并与车内电动势为U的电池两极相连,金属板B下开有小孔,整个装置质量为M,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垂直于金属板的方向射入小孔,若小球始终未与A板相碰,且小球不影响金属板间的电场.

(1)当小球在A、 B板之间运动时,车和小球各做什么运动?加速度各是多少?
(2)假设小球经过小孔时系统电势能为零,则系统电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从小球刚进入小孔,到系统电势能最大时,小车和小球相对于地面的位移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