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证明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 |
B. | 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我们不易观察到的原因是因为其波长太小 | |
C. | 电子有波动性,而质量较大的子弹和地球没有波动性 | |
D. | 光波是一种概率波,而德布罗意波则不属于概率波 |
分析 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没有确定的位置,在微观物理学中不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光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到达光子越多的区域,说明光子到达的概率越大;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但由于波长太小,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
解答 解:A、戴维孙和汤姆孙利用晶体做了电子衍射实验,得到了电子衍射图样,证明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故A正确;
B、由$λ=\frac{h}{p}$可知,宏观物体的波长会很小,因此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我们不易观察到的原因是因为其波长太小,故B正确;
C、不管是电磁波还是实物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只是质量越大,波长越短,越难观察到,故C错误;
D、光波是一种概率波,而德布罗意波也属于概率波,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德布罗意根据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证明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但是宏观物体的波长较小,很难观察到其波动性,光和德布罗意波都是一种概率波.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如果甲球先抛出则甲球可能击中乙球 | |
B. | 如果v1<v2并且甲球先抛出则甲球一定能击中乙球 | |
C. | 如果乙球先抛出则甲球一定不能击中乙球 | |
D. | 如果v1<v2并且甲球先抛出则甲球可能击不中乙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对底板的压力小于人所受重力 | B. | 人对底板的压力大于人所受重力 | ||
C. | 人所受重力将减小 | D. | 人所受重力将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25m/s | |
B. | 质点P在4s内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的距离为4m | |
C. | M点以后的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沿-y方向 | |
D. | 质点Q经过8s时,第一次到达波峰 | |
E. | 在0~16s内,质点Q经过的路程为1.1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由红光和绿光组成的一细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绿光 | |
B. |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上的某一位置会时而出现明条纹时而出现暗条纹 | |
C. | 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向外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 |
D. | 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秒摆摆长缩短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时,频率变为1Hz | |
B. | 秒摆的摆球质量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一时,周期变为4s | |
C. | 秒摆的振幅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周期变为1s | |
D. | 若重力加速度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频率变为0.25H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不为零 | |
B. | 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零 | |
C. | 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b端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48.4W | |
D. | 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b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