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x=10m处的接收装置,接收到机械波的频率为1.25Hz | |
B. | 该波遇到障碍发生明显衍射现象,障碍物尺寸必为8m | |
C. | 再经过△t=1.4s,坐标为x=16m处的质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 |
D. | 再经过△t=1s,P点处于波峰 | |
E. | P点的振动方程为y=25sin2.5πt(cm) |
分析 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可知t=0时刻质点P正向下运动,从而分析P质点的振动情况,求出周期,读出波长,即可求得波速.利用波形平移法求再经过△t=1.4s波传播的距离,确定波峰出现处的坐标.根据振幅、周期和初相位写出P点的振动方程.
解答 解:A、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由波形平移法知,t=0时刻质点P正向下运动,则由题意有 1.4s=(1+$\frac{3}{4}$)T,解得:周期为 T=0.8s,频率为 f=$\frac{1}{T}$=1.25Hz,所以在x=10m处的接收装置,接收到机械波的频率为1.25Hz.故A正确.
B、由图知,波长 λ=8m,该波遇到障碍发生明显衍射现象,障碍物尺寸与8m差不多,或小于8m,故B错误.
C、波速为 v=$\frac{λ}{T}$=$\frac{8}{0.8}$=10m/s,再经过△t=1.4s,波传播的距离为 x=v△t=14m,由波形平移法可知:t=0时刻x=2m处的波峰第一次传到x=16m处,x=16m处的质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故C正确.
D、再经过△t=$\frac{3}{4}$T=0.6s,P点第一次处于波峰,再经过1.4s时,P质点第2次出现波峰,故D错误.
E、P点的振幅为 A=25cm,P点的振动方程为 y=-Asin$\frac{2π}{T}$t=-25sin2.5πt (cm),故E正确.
故选:ACE
点评 本题是波动图象问题,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由波形的平移分析等等都是常用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t=2 s时最大 | B. | t=2 s时最小 | C. | t=8.5 s时最大 | D. | t=8.5 s时最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40cm,此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零 | |
B. | 图中质点b的加速度在增大 | |
C. |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s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上方,并向上做减速运动 | |
D. | 若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该波所遇到障碍物的尺寸一定小于4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断上坡和下坡的曲线运动 | B. | 匀速直线运动 | ||
C. | 沿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 D. | 在一直线上的往复运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计数点 | B | D | F |
速度/(m•s-1) |
计数点 | B | D | F |
功(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9 s | B. | 车的加速度为15 m/s2 | ||
C. | 经过A杆时速度为5 m/s | D. | 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为7.5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 |
B. | 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 |
C.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表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 |
D. | 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4×103 N | |
B. | 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6×103 N | |
C. |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0 kW | |
D. |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20 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