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用如图所示装置可测得B物体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装置中AB物体质量不同,且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开始时B放在水平桌面上,A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从静止开始同时释放使它们运动,在运动过程中B始终碰不到滑轮,A着地后不反弹。则
    ①实验中需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
    A. 弹簧秤             B. 天平    

C. 毫米刻度尺         D. 游标卡尺
    ②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并用字母表示)
   ③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____。

①BC(2分,选对一个给1分,有错选或多选的不给分)

②A距地面的高度h,B在桌面上滑行的总距离s,A,B的质量,(3分)

(3分,其它方案正确的可参考给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重物下落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
交流
交流
220V(填“直流”或“交流”),频率50Hz,则两邻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为
0.02
0.02
s.
(2)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3)在测定重物下落加速度的实验中,上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为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打计数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4=
4.04-4.08
4.04-4.08
m/s.
(4)本实验操作中,能否先放纸带,后开电源?答: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
(5)要探究重物下落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试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答:
①测各段距离,算出1、2、3、4、5点速度,②求出各段加速度或作v-t图线;③由计算结果或v-t图线得出结论.
①测各段距离,算出1、2、3、4、5点速度,②求出各段加速度或作v-t图线;③由计算结果或v-t图线得出结论.

(6)本实验测各计数点速度时,误差产生的可能原因有?答:
刻度尺本身不准确,读数的偶然误差,电压频率不能稳定在50Hz,空气阻力,纸带受到摩擦
刻度尺本身不准确,读数的偶然误差,电压频率不能稳定在50Hz,空气阻力,纸带受到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肇庆二模)(1)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mB的钢球B放在小支柱N上,球心离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拴好悬挂于O点,当细线被拉直时O点到球心的距离为L,且细线与竖直线之间夹角α;球A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时恰与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C推移到与竖直夹角为β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用来记录球B的落点.
①用图中所示各个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碰撞前后两球A、B的动量(设两球A、B碰前的动量分别为pA、pB;碰后动量分别为pApB),
则pA=
mA
2gL(1-cosα)
mA
2gL(1-cosα)
pA=
mA
2gL(1-cosβ)
mA
2gL(1-cosβ)
; pB=
0
0
pB=
mBs
2H
2gL
mBs
2H
2gL

②请你写出两条可确实减小实验误差的建议:
a.让球A多次从同一位置摆下,求B球落点的平均位置;b.α角取值不要太小;c.两球A、B质量不要太小;d.球A质量要尽量比球B质量大
a.让球A多次从同一位置摆下,求B球落点的平均位置;b.α角取值不要太小;c.两球A、B质量不要太小;d.球A质量要尽量比球B质量大

(2)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小明在光滑桌面上放有A、B两个小球.A球的质量为0.3kg,以速度8m/s跟质量为0.1kg、静止在桌面上的B球发生碰撞,并测得碰撞后B球的速度为9m/s,A球的速度变为5m/s,方向与原来相同.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小明对这次碰撞的规律做了如下几种猜想:
[猜想1]碰撞后B球获得了速度,A球把速度传递给了B球;
[猜想2]碰撞后B球获得了动能,A球把减少的动能全部传递给了B球.
你认为以上的猜想是否成立
猜想1、2均不成立
猜想1、2均不成立
,请你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说明,有一个什么物理量,在这次的碰撞中,B球所增加的这个物理量与A球所减少的这个物理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1)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如果认为g=10m/s2,则
①下列关于这条纸带的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距离大小及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距离小于2mm,则表明在开始打点后才将纸带由静止释放
B.若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距离大于2mm,则表明在开始打点后才将纸带由静止释放
C.若先开始打点后释放纸带,则不可能出现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距离大于2mm的情况
D.若先开始打点后释放纸带,则不可能出现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距离小于2mm的情况
②该同学已经测得纸带上所打出的各点与打出的第一点即O点的距离并列入下表
线段 OA OB OC OD OE OF OG
代号 d1 d2 d3 d4 d5 d6 d7
长度(cm) 19.56 23.51 28.43 33.10 38.25 44.02 50.12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0.02s,为了尽量准地测出打D点时重锤的运动速度,他应采用的计算公式是vD=
 
,计算的结果是vD=
 
 m/s.
(2)某电阻额定电压为3V(阻值约10Ω).为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1Ω)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0.3Ω)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V2(量程5.0V,内阻约5k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
G.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可忽略)
H.电键、导线若干
①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择的器材为:(填字母)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②下列给出的测量电路中,最合适的电路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潍坊一模)[物理-选修3-5]
(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B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由于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
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①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BC
BC
段起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
DE
DE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填AB、BC、CD、DE).
②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
碰前总动量=
0.420
0.420
kg?m/s,碰后总动量=
0.417
0.417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