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测得某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5s末的速度为10.4m/s,在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4 m/sB.10.3 m/sC.10.2 m/sD.10.0 m/s

分析 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等于质点发生的位移除以发生这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百米竞赛的位移就是100m,10s到达终点,时间就为10s.

解答 解: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overline{v}$=$\frac{x}{t}$=$\frac{100}{10}$m/s=10m/s,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不要被题目的一些数据迷惑,此题属于基础题,也是易错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原线圈接u=220$\sqrt{2}$sin100πt(V)的交流电,电阻R1=R2=25Ω,D1、D2为两只理想二极管,假设两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则副线圈电路中理想交流电流表的读数为(  )
A.1AB.$\sqrt{2}$AC.2AD.2$\sqrt{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两端电压时36V,通过的电流时2A,这时灯泡的电阻为18Ω,通过30s它消耗的电能是216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重锤从高处由静止落下的过程中,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如图2所示是实验中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将起始点记为O,并在离O点较远的任意点依次选取6个连续的点,分别记为A、B、C、D、E、F,测出与O点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h6,使用交流电的周期为T,设重锤质量为m,在打O点和E点这段时间内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5,则在打E点时重锤的动能为$\frac{m({h}_{6}-{h}_{4})^{2}}{8{T}^{2}}$.
(2)在本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选填“大于”或“小于”),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为了测定阻力大小,可算出图2中纸带各点对应的速度,分别记为v1至v0,并作vn2-hn图象,如图3所示,直线斜率为k,则可测出阻力大小为m(g-$\frac{1}{2}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位于固定的倾角为θ=45°粗糙斜面上的小物块P,受到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沿斜面匀速上滑.现把力F的方向变为竖直向上而大小不变,仍能使物块P沿斜面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运动,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μ=$\frac{\sqrt{2}}{2}$B.μ=$\sqrt{2}$C.μ=$\sqrt{2}$-1D.μ=$\sqrt{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关于热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B.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使物体的温度升高1℃相当于使物体的温度升高274K
D.布朗运动虽然不是分子运动,但它反映了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E.空气的相对湿度可定义为: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a)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所示.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的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一过程,并且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的起点位置为坐标原点,则图(c)中可以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观察图中烟囱冒出的烟和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左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电场中放一个检验电荷q,它具有的电势能为Ep,则该点的电势φ为(  )
A.φ=$\frac{{E}_{p}}{q}$B.φ=$\frac{2{E}_{p}}{q}$C.φ=$\frac{2{E}_{p}}{3q}$D.φ=$\frac{{E}_{p}}{2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