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要测定个人的反应速度,如图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cm的直尺,他的手抓在28cm处,你的手候在2cm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下落,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单位:c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A272628
B292623
C262422
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C同学,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0.2s.

分析 在人的反应时间内,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公式h=$\frac{1}{2}$gt2,可知h越小,反应时间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解答 解:在人的反应时间内,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表格中数据知,在B同学反应时间中,直尺下降的位移最小.
根据公式h=$\frac{1}{2}$gt2,位移越小,反应时间越快.所以C同学反应时间最快.
(2)在C同学反应时间中,直尺下降的最小位移为22-2cm=20cm=0.2m.所以最快的反应时间为:t=$\sqrt{\frac{2h}{g}}=\sqrt{\frac{2×0.2}{10}}s$=0.2s
故答案为:C,0.2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人的反应时间内,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公式h=$\frac{1}{2}$gt2,可知下降的位移越小,反应时间越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板间电压为U,场强方向竖直向下,金属板下方有一匀强磁场,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由静止开始从正极板出发,经电场加速后射出,并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半径为R,不计粒子的重力.粒子从电场射出时速度的大小为$\sqrt{\frac{2qU}{m}}$;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frac{1}{R}\sqrt{\frac{2mU}{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倾角θ=37°,质量为m=5kg的物块在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到A点时下滑距离为2m,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10m/s2,由初始位置到达A点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6\sqrt{10}$W,滑到A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12\sqrt{10}$W.(sin37°=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假设嫦娥三号先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I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人月球近月轨道ID绕月球做圆 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嫦娥三号(  )
A.在轨道I上运行的角速度为ω=$\sqrt{\frac{g}{64R}}$
B.在轨道II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
C.在轨道II上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
D.在轨道I上经过A点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Ⅲ经过B点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求:
(1)物体在t=4s时的速度;
(2)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其运动状态就越不容易改变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很大
C.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思想
D.亚里士多德设想的理想斜面实验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如图所示,一个足够大的容器中盛满了某种透明液体,MN为该液体与空气的水平分界面,其上有一个以A点为圆心、d=$\sqrt{3}$m为半径的圆形不透光薄片.已知分界面上A点正下方h=3m深处有一点光源O,该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不透光薄片的边缘B点处射入空气时,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
①求该透明液体对该光的折射率n.
②若在点光源O正下方也为h=3m的P处水平放置一足够大的平面镜,试计算点光源O在分界面MN上照亮区域的面积(取π=3.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不能施力
B.王某推倒郭某,说明王某对郭某有力的作用,郭某对王某没有作用力
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D.有力产生时,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在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中,小刚、小聪和小明所在的小组收集了手机的电池以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等电子器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进行研究,一是电阻Rx(阻值约2kΩ),二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E的标称值为3.4V).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V(量程4V,内阻Rv约10kΩ)
B.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RA1约5Ω)
C.电流表A2(量程2mA,内阻RA2约50Ω)
D.滑动变阻器R(0~40Ω.额定电流1A)
E.电阻箱Ro(0~999.9Ω)
F.开关S-只、导线若干
①小刚采用伏安法测定Rx的阻值,他使用的电是待测的锂电池.图甲是他连接的部分实验器材,小刚选用的电流表应是A2(选填“A1”或“A2”);
②小聪和小明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a.小聪的实验操作是: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为R1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l;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为R2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根据小聪测出的数据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其表达式为E=$\frac{{{U_1}{U_2}({R_1}-{R_2})}}{{{U_2}{R_1}-{U_1}{R_2}}}$;
b.小明认为用线性图象处理数据更便于分析.他在实验中多次改变电阻箱阻值,获取了多组数据,画出的$\frac{1}{U}-\frac{1}{R}$图象为一条直线(见图丙).则该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frac{1}{U}$=$\frac{r}{ER}+\frac{1}{E}$,由图丙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3.3V、内阻r=0.2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