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长度,由图可知长度为50.15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直径,由图可知其直径为4.700mm.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解答 解: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是0.05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0mm,游标尺上第3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3×0.05mm=0.15mm,所以最终读数为:50mm+0.15mm=50.15m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4.5mm,可动刻度为20.0×0.01mm=0.200mm,所以最终读数为4.5mm+0.200mm=4.700mm.
故答案为:50.15,4.700

点评 对于基本测量仪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要了解其原理,要能正确使用这些基本仪器进行有关测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如图长为1.6m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质量为2kg的重物,悬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取g=10m/s2,不计阻力,求:
(1)从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时,重物的速度多大?
(2)在最低点绳子对小球的拉力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点O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4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
B.t=0.8s时,振子在O点和B点之间
C.t=0.6s和t=1.2s时刻,振子的速度完全相同
D.t=1.5s到t=1.8s的时间内,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块并以水平速度v射出,若子弹受到的阻力恒为f.求:
(1)木块最终速度的大小;
(2)木块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甲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压表(量程为1.5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1)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l,再将S2切换到b,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frac{{U}_{2}-{U}_{1}}{{U}_{2}}r$.
(2)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l=4.6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b)所示的$\frac{1}{U}$-$\frac{1}{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1.47V,电阻R2=1.6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利用甲同学设计的电路和测得的电阻Rl,乙同学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b,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相应的$\frac{1}{U}$-$\frac{1}{R+{R_1}}$图线,根据图线得到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甲乙两同学的做法相比较,由于甲同学测得的电压表数据范围小(填“较大”或“较小”),所以甲同学的做法相对不是很恰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
A.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B.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C.入射角小于全反射临界角D.入射角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针受到重力小,又受到液体浮力的缘故
B.在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成球状,是因为液体内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
C.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
D.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两个质量各为mA和mB(mA>mB)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用手拉住物块B,使它与地面接触,用米尺测量物块A的底部到地面的高度h. 释放物块B,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当物块A碰到地面时,停止计时,记下物块A下落的时间t.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在物块A下落的时间t内,物块A、B组成的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Ep=(mA-mB)gh,增加的动能△Ek=$\frac{2({m}_{A}+{m}_{B}){h}^{2}}{{t}^{2}}$. 改变mA、mB和h,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若在实验误差范围内△Ep=△Ek均成立,则可初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B.食盐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
C.气体的温度变化时,其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也随之改变
D.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2.0×105J,若空气向外界放出热量1.5×105J,则空气内能增加5×104J
E.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