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一带电小球在匀强电场中从a运动到b,运动轨迹如图,电场方向竖直向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带正电B.小球电势能减少
C.小球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减少D.小球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分析 由粒子的运动轨迹弯曲方向可知粒子电性,则可求得电场力对粒子所做的功的正负,由动能定理可求得动能的变化;并能判断电势能的变化.注意明确电场力和重力均为保守力,做功均量度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变化.

解答 解:A、粒子由a到b,运动轨迹向上弯曲,可判断粒子受电场力向上,故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
B、电场力向上,由于电场力做正功,故电势能一定减小,故B正确;
C、小球在运动中,由于电场力做正功,故小球的机械能增加,即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增加,故C错误;
D、由于小球的动能增加,而小球在运动中只有重力和电场力做功,重力势能、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故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类题目,较好的考查了曲线运动、动能定理及能量关系,综合性较强;要注意明确电场力做功量度了电势能的变化,而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10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0.1倍和0.5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A. 0.2 g B. 0.4g C. 2.5 g D. 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两个质量相同、所带电荷量相等的负、正电粒子a、b,以不同的速率对准圆心O沿着AO方向射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粒子的运动轨迹是轨迹1,b粒子的运动轨迹是轨迹2
B.a粒子在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较大
C.b粒子动能较大
D.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较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传送带AB段是水平的,长16m,传送带上各点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是4m/s,某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将该物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上的A点后,问:
(1)经过多长时间到达B点?
(2)若要使小滑块以最短时间到达传送带的右端,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所示,一个直角三角形斜劈M的两斜面均光滑,底面粗糙,将其放置在水平面上,它的两个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且α<β,在斜劈顶端装有一定滑轮,轻绳跨过定滑轮后连接A、B两个小木块,滑轮两侧的轻绳均与斜面平行,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与滑轮的质量,A、B恰好在同一高度处于静止状态.当剪断轻绳后,A、B滑至斜面底端,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的质量等于木块B的质量
B.木块A、B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
C.木块A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大于木块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
D.到达斜面底端时,木块A的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木块B的重力的瞬时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如图甲所示的交流电压接入自耦变压器输入端A、B,电阻 R0=20Ω,当滑动片处于线圈中点位置时,有关电路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交变电流的角速度是50πrad/s
B.产生此交流电的发电机转速是100r/s
C.R0两端的电压是440$\sqrt{2}$V
D.R0的电功率是968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甲图所示,正方形闭合线圈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的磁场,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如乙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s内线圈的磁通量不变B.第4s末的感应电动势为0
C.0~1s内与2~4s内的感应电流相等D.4s时感应电流方向为adc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有一个金属框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初速度为v0,某时刻进入一个特殊区域,受到一个大小与金属框速度关系符合f=kv(k为常数)的阻力,f方向与v反向,设进入区域后,金属框的加速度为a,位移为x,则下列关于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一根通有电流的直铜棒用软导线挂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此时悬线的拉力等于零.要使两悬线的总拉力大于2倍棒的重力.可采用的方法有(  )
A.适当减弱磁场,磁场方向反向B.适当增强磁场,磁场方向不变
C.适当减小电流.电流方向不变D.适当增大电流.电流方向反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