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太阳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日地中心的距离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试写出目前太阳的质量M的表达式.

分析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即可求出太阳的质量.

解答 解:地球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因此有:$G\frac{Mm}{{r}_{\;}^{2}}=m\frac{4{π}_{\;}^{2}}{{T}_{\;}^{2}}r$
可得太阳的质量$M=\frac{4{π}_{\;}^{2}{r}_{\;}^{3}}{G{T}_{\;}^{2}}$
答:太阳的质量M的表达式为$\frac{4{π}_{\;}^{2}{r}_{\;}^{3}}{G{T}_{\;}^{2}}$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即可求出太阳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一摩托艇随海浪在竖直平面内运动,摩托艇在某段时间内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分别为x=-2t2-6t、y=0.05t2+4t(t的单位是s,x、y的单位是m),则关于摩托艇在该段时间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托艇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t=0时摩托艇的速度为0
C.摩托艇的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摩托艇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东方一号”人造地球卫星A和“华卫二号”人造地球卫星B,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A:mB=1:2,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A:rB=2:1,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受到地球的引力之比为FA:FB=1:1
B.它们的运行速度大小之比为vA:vB=1:$\sqrt{2}$
C.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为TA:TB=1:$2\sqrt{2}$
D.它们的运行加速度之比为aA:aB=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没有做功,则它一定不具有能量
B.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
C.滑动摩擦力只能做负功
D.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运动速率之比为vA:vB=2:1,则轨道半径之比为(  )
A.RA:RB=2:1B.RA:RB=1:2C.RA:RB=4:1D.RA:RB=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不变B.角速度不变C.向心加速度不变D.运动状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物体由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由14J减少到8J,重力势能由3J增加到9J,在此过程中(  )
A.物体的速度增加B.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D.物体的位置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已经用某种方法得到了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轨迹中的一段,选取轨迹中的任意一点O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建立x轴,竖直方向建立y轴.在x轴作出等距离的几个点A1、A2、A3,设O A1=A1A2=A2A3=l;向下做垂线,垂线与抛体轨迹的交点记为M1、M2、M3;过M1、M2、M3做水平线与y轴的交点分别为B1、B2、B3.把O B1的长度记为h1,B1B2=h2,B2B3=h3.整个实验过程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h1:h2:h3=1:4:9
B.h1:h2:h3=1:3:5
C.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l\sqrt{\frac{g}{{2{h_1}}}}$
D.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l\sqrt{\frac{g}{{{h_2}-{h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不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本实验中,采取了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BCD
A、两个分力 F1、F2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B、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C、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
D、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3)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不变(选填“变”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