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pA=-3 kg•m/s、△pB=3 kg•m/s | B. | △pA=-2 kg•m/s、△pB=2 kg•m/s | ||
C. | △pA=-24 kg•m/s、△pB=24 kg•m/s | D. | △pA=3 kg•m/s、△pB=-3 kg•m/s |
分析 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遵守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和碰撞过程总动能不增加,且碰撞后同向运动时后面物体的速度不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根据这三个规律进行判断.
解答 解:A、若△pA=-3 kg•m/s、△pB=3 kg•m/s,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后A、B的动量分别为:pA′=pA+△pA=12+(-3)=9 kg•m/s,pB′=pB+△pB=13+3=16 kg•m/s,A的动量减小,B的动量增加,则碰后A的动能减小,B的动能增加,总动能可能不增加,所以是可能的,故A正确.
B、若△pA=-2 kg•m/s、△pB=2 kg•m/s,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后A、B的动量分别为:pA′=pA+△pA=12+(-2)=10kg•m/s,pB′=pB+△pB=13+2=15 kg•m/s,A的动量减小,B的动量增加,则碰后A的动能减小,B的动能增加,总动能可能不增加,所以是可能的,故B正确.
C、若△pA=-24 kg•m/s、△pB=24kg•m/s,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后A、B的动量分别为:pA′=pA+△pA=12+(-24)=-12kg•m/s,pB′=pB+△pB=13+24=37 kg•m/s,可知碰后A的动能不变,B的动能增加,总动能增加,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是不可能的,故C错误.
D、若△pA=3 kg•m/s、△pB=-3kg•m/s,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后A、B的动量分别为:pA′=pA+△pA=12+3=15kg•m/s,pB′=pB+△pB=13-3=10 kg•m/s,可知碰后A的动量增加,B的动量减小,由于碰撞过程中,A受到向左的冲力,B受到向右的冲力,所以A、B仍沿原方向运动时,A的动量应减小,B的动量应增加,因此这组数据是不可能的,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对于碰撞过程要掌握三大规律:1、是动量守恒定律;2、总动能不增加;3、符合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
B. |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 |
C. | 质点在3s末的速度大小为30m/s | |
D. | 质点在0~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5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合力的冲量及摩擦力的冲量均为0 | |
B. | 合力的冲量及摩擦力的冲量为4N•s | |
C. | 合力的冲量为0,摩擦力的冲量为4N•s | |
D. | 合力的冲量为4N•s,摩擦力的冲量为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河的最小位移是60m,所用时间是12s | |
B. | 过河的最小位移是75m,所用时间是15s | |
C. | 过河的最短时间为12s,此时的位移是60m | |
D. | 过河的最短时间为15s,此时的位移是75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太阳系中的各行星有一个共同的轨道焦点 | |
B. | 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它和太阳的连线垂直 | |
C. | 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于远日点的速率 | |
D. | 离太阳“最远”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vb>vc>va | B. | ωa=ωc<ωb | C. | Ta=Tc<Tb | D. | ab>ac>a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t ( s ) | 0.0 | 0.2 | 0.4 | … | 1.2 | 1.4 | … |
v( m/s ) | 0.0 | 1.0 | 2.0 | … | 1.1 | 0.7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