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动量分别为pA=12kg•m/s、pB=13kg•m/s的两个小球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一直线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球发生正碰,分别用△pA、△pB表示两小球动量的变化量.则下列选项中可能正确的是(  )
A.△pA=-3 kg•m/s、△pB=3 kg•m/sB.△pA=-2 kg•m/s、△pB=2 kg•m/s
C.△pA=-24 kg•m/s、△pB=24 kg•m/sD.△pA=3 kg•m/s、△pB=-3 kg•m/s

分析 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遵守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和碰撞过程总动能不增加,且碰撞后同向运动时后面物体的速度不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根据这三个规律进行判断.

解答 解:A、若△pA=-3 kg•m/s、△pB=3 kg•m/s,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后A、B的动量分别为:pA′=pA+△pA=12+(-3)=9 kg•m/s,pB′=pB+△pB=13+3=16 kg•m/s,A的动量减小,B的动量增加,则碰后A的动能减小,B的动能增加,总动能可能不增加,所以是可能的,故A正确.
B、若△pA=-2 kg•m/s、△pB=2 kg•m/s,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后A、B的动量分别为:pA′=pA+△pA=12+(-2)=10kg•m/s,pB′=pB+△pB=13+2=15 kg•m/s,A的动量减小,B的动量增加,则碰后A的动能减小,B的动能增加,总动能可能不增加,所以是可能的,故B正确.
C、若△pA=-24 kg•m/s、△pB=24kg•m/s,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后A、B的动量分别为:pA′=pA+△pA=12+(-24)=-12kg•m/s,pB′=pB+△pB=13+24=37 kg•m/s,可知碰后A的动能不变,B的动能增加,总动能增加,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是不可能的,故C错误.
D、若△pA=3 kg•m/s、△pB=-3kg•m/s,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后A、B的动量分别为:pA′=pA+△pA=12+3=15kg•m/s,pB′=pB+△pB=13-3=10 kg•m/s,可知碰后A的动量增加,B的动量减小,由于碰撞过程中,A受到向左的冲力,B受到向右的冲力,所以A、B仍沿原方向运动时,A的动量应减小,B的动量应增加,因此这组数据是不可能的,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对于碰撞过程要掌握三大规律:1、是动量守恒定律;2、总动能不增加;3、符合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运动质点的v-x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为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C.质点在3s末的速度大小为30m/s
D.质点在0~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用水平推力F=2N推它2秒,物体始终不动,则在这2秒内,关于合力的冲量与摩擦力冲量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冲量及摩擦力的冲量均为0
B.合力的冲量及摩擦力的冲量为4N•s
C.合力的冲量为0,摩擦力的冲量为4N•s
D.合力的冲量为4N•s,摩擦力的冲量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河宽60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水流速度为3m/s,则(  )
A.过河的最小位移是60m,所用时间是12s
B.过河的最小位移是75m,所用时间是15s
C.过河的最短时间为12s,此时的位移是60m
D.过河的最短时间为15s,此时的位移是7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的各行星有一个共同的轨道焦点
B.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它和太阳的连线垂直
C.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于远日点的速率
D.离太阳“最远”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同学试着把电流表改装成能够测量导体电阻的欧姆表.在实验室他找了一节干电池(电动势E=1.5V、内阻r=2.5Ω),待改装的电流表满偏电流Ig=5mA、内阻Rg=17.5Ω.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A、B为接线柱,R为滑动变阻器.
(1)使用改装好的欧姆表测量导体电阻前应该进行“欧姆调零”,此时应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为280Ω.
(2)欧姆调零后,发现在A、B间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时,电流表读数不同.若在电流表刻度线上直接标注相应电阻,则可直接读出A、B间接入的电阻,电流表就改装成了一块能够测量导体电阻的欧姆表.电流表“3.0mA”刻度线标为200Ω;为了操作方便,在A、B处用红、黑表笔接出,其中红表笔应接在A(填“A”或“B”)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所示,abc分别为固定于地球表面的物体(地表物体)、近地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则下列关于abc三者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加速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vb>vc>vaB.ωac<ωbC.Ta=Tc<TbD.ab>ac>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把一小球从距地面8m处,以10m/s的初速度斜向上抛出,初速度方向与水平线成37°角,不计空气阻力,已知in37°=0.6,cos37°=0.8,取g=10m/s.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小球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
(3)小球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t ( s )0.00.20.41.21.4
v( m/s )0.01.02.01.10.7
(1)斜面的倾角α
(2)t=0.6s 时物体的瞬时速度 v
(3)物体运动的总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