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一列简谐横波以1m/s的速度沿绳子由A向B传播.质点A、B间的水平距离x=3m,如图所示.若t=0时质点A刚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其振动方程为y=2sin$\frac{π}{2}$t(cm).则B点的振动图象为r如图中的B.

分析 由振动图象知道周期,求波长,由AB距离,结合波形,分析AB状态关系,由A的振动图象推断出B的图象.

解答 解:波从A传到B所用时间,
$t=\frac{{x}_{AB}}{v}=3s$,
由波的振动方程知波的周期,
$T=2π/\frac{π}{2}=4(s)$
波长,λ=vT=4m,而AB间的距离为3m,
故B点落后A点$\frac{3}{4}$个周期,且与A点的起振方向相同,
所以B选项的振动图象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波在传播过程中根据已知点的振动图象推断出另一个点的振动图象,解答题的关键理清波的图象和振动图象的关系,并会用波的迁移方法处理相关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一个汽车初速度为10m/s,突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加速度为-4m/s2,求
(1)汽车刹车后第1s末的速度大小?
(2)汽车经过多少时间停止?
(3)汽车第3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
(1)求OA和CD段汽车运动的速度.
(2)求前三小时的平均速率和四小时内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一个爱好滑雪运动的同学,从长L=42m的山坡顶端,以v0=2m/s的初速度、a=3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经过山坡底端后,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行s=32m停下来,设该同学丛山坡底端进入水平地面时速度大小不变.求:
(1)该同学到达山坡底端时速度v大小;
(2)该同学两段滑行的总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板间距离为d、板长为4d的水平金属板A和B上下正对放置,并接在电源上.现有一带正电的质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沿两板中心线以某一速度水平射入.若两板间电压为U0,该粒子射到B板距左端为d的C处.不计重力,求:
(1)粒子射到B板所用的时间;
(2)粒子射入两板时的速度大小;
(3)两板间电压调为多大时可使带电粒子恰从上板右端边缘射出?
(4)A、B两板间电势差UAB满足什么条件,可使带电粒子从板间射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用如图1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M(含车中的钩码)不变,用在绳的下端挂的钩码的总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1)实验时绳的下端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木的左右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平衡小车运动中所受的摩擦阻力.
(2)图2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保持小车的质量M(含车中的钩码)不变,改变绳的下端挂的钩码的总质量m,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变化的图线如图3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许多人造卫星都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由许多片电池板组成,某电池板的开路电压是600mV,短路电流是30mA,这块电池板的内电阻是(  )
A.B.40ΩC.20ΩD.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1所示,一端封闭的两条平行光滑长导轨相距L,距左端L处的右侧一段被弯成半径为$\frac{L}{2}$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导轨的左、右两段处于高度相差$\frac{L}{2}$的水平面上.以弧形导轨的末端点O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建立Ox坐标轴.圆弧导轨所在区域无磁场;左段区域存在空间上均匀分布,但随时间t均匀变化的磁场B(t),如图2所示;右段区域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不随时间变化,只沿x方向均匀变化的磁场B(x),如图3所示;磁场B(t)和B(x)的方向均竖直向上.在圆弧导轨最上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与导轨左段形成闭合回路,金属棒由静止开始下滑时左段磁场B(t)开始变化,金属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经过时间t0金属棒恰好滑到圆弧导轨底端.已知金属棒在回路中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1)求金属棒在圆弧轨道上滑动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2)如果根据已知条件,金属棒能离开右段磁场B(x)区域,离开时的速度为v,求金属棒从开始滑动到离开右段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
(3)如果根据已知条件,金属棒滑行到x=x1位置时停下来,
a.求金属棒在水平轨道上滑动过程中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q;
b.通过计算,确定金属棒在全部运动过程中感应电流最大时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将装有力传感器的小车放置于水平长木板上,缓慢向小桶中加入细砂,直到小车刚好运动为止,记下传感器的最大示数F0,以此表示小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再将小车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小桶中加入细砂,记下传感器的示数F1

(1)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释放小车,打出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小车的加速度a=0.16m/s2
(2)改变小桶中砂的重力,多次重复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描绘小车加速度a与合力F(F=F1-F0)的关系图象.不计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B.

(3)同一次实验中,释放小车前力传感器示数F1与小车加速运动时力传感器示数F2的关系是F1>F2(选填“<”或“=”或“>”).
(4)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小车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应远大于小桶和砂的总质量
B.实验中需要将长木板右端垫高
C.实验中需要测出小车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D.用加砂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可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