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①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大约为1.0Ω)       
②电压表V(0~15V)
③电流表A(0~0.6A、内阻约0.1Ω)   
④电流表G(满偏电流3mA、内阻Rg=10Ω)
⑤滑动变阻器R1(0~100Ω、1A)    
⑥滑动变阻器R2(0~10Ω、10A)
⑦定值电阻R3=990Ω               
⑧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R2(填“R1”或“R2”)
(2)请在图1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中标上所选用器材的符号.
(3)如图2为某一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方案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1.46V,内电阻r=0.84Ω.

分析 (1)为方便实验操作,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2)根据所给实验器材与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原理选择实验器材.
(3)根据实验电路求出图象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图象求出电源电动势与内阻.

解答 解:(1)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择R1
(2)没有电压表,应该用电流表G与电阻R3串联组成电压表,电压表测路端电压,
用电流表A2测电路电流,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由图乙所示实验电路可知,在闭合电路中:E=I1(RA1+R3)+I2r,I1=$\frac{E}{{R}_{A1}+{R}_{3}}$-$\frac{r}{{R}_{A1}+{R}_{3}}$I2,?
由图象可知,图象的截距:b=1.46×10-3=$\frac{E}{{R}_{A1}+{R}_{3}}$=$\frac{E}{20+980}$=$\frac{E}{1000}$,则电源电动势E=1.46V;
图象斜率:k=$\frac{r}{{R}_{A1}+{R}_{3}}$=$\frac{r}{1000}$=$\frac{△{I}_{1}}{△{I}_{2}}$=$\frac{1.46×1{0}^{-3}-1.0×1{0}^{-3}}{0.55}$≈0.84,电源内阻r=0.84Ω;
故答案为:(1)R2;(2)如图所示;(3)1.46;0.84

点评 在应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求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时,要根据实验电路与实验原理求出图象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求出电源电动势与内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固定在长为L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经过最高位置时速度为$\sqrt{2gl}$,则杆对球的作用力为(  )
A.推力,2mgB.拉力,2mgC.推力,mgD.拉力,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旁,当交通警察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s后警车发动起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警车在追赶货车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75m,若警车的行驶速度不超过90km/h.求:
(1)警车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
(2)警车发动后至少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赶上货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光滑斜面M、N,其高度相同,斜面的总长度也相同.现有完全相同的两物块a、b同时由静止分别从M、N的顶端释放,假设b在通过斜面转折处时始终沿斜面运动且无能量损失.则(  )
A.物块b较物块a先滑至斜面底端B.两物块滑至斜面底端时速率相等
C.两物块下滑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相同D.两物块开始下滑时加速度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A.让小球多次从同一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
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调整斜槽末端水平,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B,A,C.
(3)某次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6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2$\sqrt{gL}$(用L、g表示),其值是0.8m/s,C点的速度为VC=1.28m/s(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00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1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g取9.8m/s2

(1)某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2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①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源;
②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了.
(2)从起始点O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0.051J,动能的增加量△EK=0.050J(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即使在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测得的△EP也一定略大于△EK,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试分析该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纸带摩擦阻力;空气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插针法可以测量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探究方案如下:在白纸上做一直线MN,并做出它的一条垂线AB,将半圆柱形玻璃砖(底面的圆心为O)放在白纸上,它的直径与直线MN对齐,在垂线AB上插两个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右侧插上适量的大头针,可以确定光线P1P2通过玻璃砖后的光路,从而求出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提供的器材除了半圆柱形玻璃砖、木板和大头针外,还有量角器等.
(1)某同学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在他画出的垂线AB上竖直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半圆形玻璃砖的右侧区域内,不管眼睛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同时看到P1、P2的像,原因是入射光线AB离圆心较远,在半圆形面发生了全反射.为同时看到P1、P2的像,他应采取的措施是沿着MN方向、向M点方向平移玻璃砖.
(2)在采取相应措施后,请在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右侧画出所插大头针的可能位置,并用“×”表示,作出光路图.
(3)为计算折射率,将应测量的物理量标注在光路图上,并由此得出折射率的计算公式为n=$\frac{sini}{sin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4m的小木块A,现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和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v0,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始终没有离开B板.对上述运动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最终木板和木块相对静止,向右匀速,速度为0.6v0
B.最终木板和木块相对静止,向左匀速,速度为0.8v0
C.摩擦生热的热量是木板动能减少量的5倍
D.摩擦生热的热量是木板动能减少量的4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电容器固定在一个绝缘座上,绝缘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平行板电容器板间的距离为d,右极板上有一小孔,通过孔有一左端固定在电容器左极板上的水平绝缘光滑细杆,电容器极板以及底座、绝缘杆总质量为M,给电容器充电后,有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环恰套在杆上以某一初速度v0对准小孔向左运动,并从小孔进入电容器,设带电环不影响电容器板间电场分布.带电环进入电容器后距左板的最小距离为0.5d,试求:
(1)带电环与左极板相距最近时的速度v;
(2)此过程中电容器移动的距离s.
(3)此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