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10s的时间通过一座长120m的桥,过桥后汽车的速度为16m/s,汽车自身长度忽略不计,则(  )
A.汽车从出发点到桥头的距离为40m
B.汽车的加速度为1.6m/s2
C.汽车过桥头时的速度为12m/s
D.汽车从出发到过完桥所用时间为16s

分析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汽车过桥的平均速度,结合平均速度推论求出汽车过桥头的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通过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从出发到过完桥的时间.

解答 解:A、汽车通过桥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x}{t}=\frac{120}{10}m/s=12m/s$,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overline{v}=\frac{{v}_{1}+{v}_{2}}{2}$,则汽车过桥头时的速度${v}_{1}=2\overline{v}-{v}_{2}=2×12-16m/s=8m/s$,加速度a=$\frac{{v}_{2}-{v}_{1}}{t}=\frac{16-8}{10}m/{s}^{2}=0.8m/{s}^{2}$,汽车从出发点到桥头的距离x=$\frac{{{v}_{1}}^{2}}{2a}=\frac{64}{2×0.8}m=40m$,故A正确,B、C错误.
D、汽车从出发到过完桥的时间$t′=\frac{{v}_{2}}{a}=\frac{16}{0.8}s=20s$,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气缸A和B中分别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面积之比SA:SB=1:3,两活塞以穿过B底部的刚性细杆相连,可沿水平方向无摩擦滑动,两个气缸都不漏气.初始时活塞处于平衡状态,A、B中气体的体积均为V0,A、B中气体温度均为T0=300K,A中气体压强pA=1.6p0,p0是气缸外的大气压强.
(1)求初始时B中气体的压强pB
(2)现对A中气体加热,使其中气体的压强升到pA′=2.5p0,同时保持B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求活塞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时A中气体的温度T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用伏安法研究某电子元件R1的(6V,2.5W)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多次测量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备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G(满偏电流 3mA,内阻Rg=10Ω)
B.量程为3A,内阻约为0.1Ω的电流表A2
C.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5Ω的电流表Al
D.量程为3V,内阻约为3kΩ的电压表V1
E.滑动变阻器(0~20Ω,10A)
F.滑动变阻器(0~200Ω,1A)
G.定值电阻R0(阻值1990Ω)
H.开关与导线若干
I.直流电源(6V,内阻不计)

(1)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请你设计出测量电子元件R1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原理图(R1可用“”表示).(画在图1所示的方框内)
(2)在实验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C,滑动变阻器应选用E. (填写器材序号)
(3)实验中,电流表G 的示数为3mA 时,可测出电子元件R1的额定功率2.5W.
(4)将上述电子元件R1和另一电子元件R2接入如图2所示的电路甲中,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图乙中ob、oa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6V,内阻忽略不计.调节滑动变阻器R3,使电阻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则此时电阻R1的阻值为10Ω,R3接入电路的阻值为4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一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2时间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B.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
C.tl时刻,两者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超速行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保障行驶安全,2015年 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开始实施,对危险驾驶罪等规定作了重大修改完善.高速公路上根据不同路段一般有不同的限速要求,对于不遵守规定的驾驶行为进行相应处罚,图A是在某段高速公路上前后有两个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周期性超声波脉冲信号,并接收车辆反射回的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时间差,反馈给运算单元,测出汽车的速度.图B两个测速仪中其中一个的测速情况,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的情况可知:
图B是前后哪个测速仪工作时发出接收的信息后测速仪.汽车的速度是16.2m/s.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17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第一个100m用了20s,通过第二个100m用了30s,求:
(1)汽车在第一个100m内和第二个100m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2)汽车在这200m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个磁场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如果把一个小磁针放入磁场中,小磁针将(  )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顺时针转动?D.逆时针转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一质点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个4秒内位移为24m,第三个4秒内位移为88m,问该质点的加速和初速度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在用橡皮筋、斜面、小车、打点计时器等仪器“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
(1)下面哪些做法能够减小实验的误差AB
A.保证各条橡皮筋完全一样
B.橡皮筋不能超过弹性限度,且保证每次实验时橡皮筋的拉伸长度都相同
C.小车每次可以从不同的位置释放
D.橡皮筋的弹力大小必须和橡皮筋伸长量成正比.
(2)此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图甲是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的关系图线,即W-v图,甲由此图线得出“功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的结论,图乙是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的二次方的关系图线,即W-v2图,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正确的是D.
A.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B.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
C.甲的分析正确,乙的分析不正确D.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