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带电情况可能是(  )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带同种电荷
C.带不等量异种电荷D.无法确定

分析 两个小球接触后再分开,两球相互排斥,说明两球带同种电荷,将选项逐一代入,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 解:A、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后电荷完全中和,两球不存在排斥力.故A错误.
    B、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同种电荷,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电荷重新平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故B正确.
    C、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不等量异种电荷,小球接触后电荷先中和再平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故C正确.
    D、两球均不带电,接触后也不会带电,故两球之间不会有排斥力;然后结合ABC的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应用基本规律分析、判断物理现象的能力,要知道两个小球接触后再分开,两球相互排斥,说明两球带同种电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所生成的晶体的微粒都按相同的规则排列
B.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也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与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少,布朗运动越明显
D.在理想气体的等压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可能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
E.当水面上方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中还会有水分子飞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
B.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甲对乙的作用力大于乙对甲的反作用力
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
D.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0~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0~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0~4s内,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0~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为-8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一定比副线圈多B.变压器也可用于改变直流电的电压
C.原、副线圈中交流电的频率相等D.原线圈的电流小于副线圈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的越快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也是零
D.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无关,所以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快但加速度可能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所示,跳台滑雪爱好者踏着雪板,不带雪杖在助滑路上(未画出)获得一速度后水平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设一位跳台滑雪爱好者由斜坡顶端A点沿水平方向飞出,初速度为υ0=10m/s,落点在斜坡上的B点,斜坡倾角θ取37°,斜坡可以看成一斜面.(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这位跳台滑雪爱好者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A、B间的距离;
(3)他从A点飞出后,经多长时间离斜坡的距离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原来带的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且相隔一定的距离.若现将q1增加为原来的3倍,再将两点荷间的距离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前后两种情况下电荷间的库仑力之比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实验小组利用图1来探究:“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①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应接B电源.
A.交流4---6V       B.交流220V
②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3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frac{({x}_{4}^{\;}+{x}_{5}^{\;}+{x}_{6}^{\;})-({x}_{1}^{\;}+{x}_{2}^{\;}+{x}_{3}^{\;})}{9{T}_{\;}^{2}}$.

③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小吊盘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则:小吊盘的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M>>m.
④在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2所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分别为图中的直线Ⅰ和直线Ⅱ,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BC.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