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功有正、负之分,说明功有方向
B.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
C.若某一个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发生位移
D.一个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由力的大小和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决定

分析 功是标量,正负表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根据W=Fxcosθ即可判断力做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答 解:A、功有正、负之分,说明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不说明方向,是标量,故AB错误;
C、根据W=Fxcosθ可知,当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时,不做功,但有位移,故C错误;
D、根据W=Fxcosθ可知,一个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由力的大小和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决定,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功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功是标量,其正负不能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不能认为正功大于负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如图所示,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匀强电场竖直向上.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速率v在复合场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小球带负电B.电场强度大小为$\frac{q}{mg}$
C.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frac{mv}{qB}$D.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frac{2πm}{q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表示电场
B.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
C.19世纪,焦耳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D.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大多数分子的大小数量级为10-10cm
B.两个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C.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理想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E.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所以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三角形斜劈,斜劈的倾角为α=45°,斜批的顶端距离水平面的离度为4m,在斜劈的上方的竖直面内放置一如图所示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的管道,其中OA段为长为$\frac{2}{3}$$\sqrt{3}$m,倾角为θ=60°的直管道,在A点平滑衔接一半径为$\frac{2}{3}$的圆管,轨道的末端与水平垂直,并且圆管的最低点B,轨道的末端C与斜劈的顶端D在同一水平线上,现将一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0.1kg小球有管道的最高点O无初速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小球与斜劈发生无能量的损失碰撞,且碰后的速度变为水平,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一切阻力和能量的损失,不计管道直径求:
(1)小球在最低点时对圆管的压力为多大?
(2)如果沿水平方向移动斜劈的位置,当CD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时,小球与斜劈碰后的落地点与碰撞点间的水平距离最大?最大值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时刻变化的
C.物体受到变化的合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一定与瞬时速度方向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在一个内壁光滑的平底试管内部装有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试管的开口处装一转轴,轴到管底小球的距离为5cm,使试管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g取10m/s2
(1)若试管在竖直平面内做的是变速圆周运动,则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是多少?
(2)若试管在竖直平面内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转动中试管底部受到小球压力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求此时的角速度.
(3)若试管在竖直平面内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当角速度ω=$\frac{30rad}{s}$时,管底对小球压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图所示,将外皮绝缘的圆形闭合细导线扭一次变成两个面积比为1:4的圆形闭合回路(忽略两部分连接处的导线长度),分别放入垂直圆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按B=kt(k>0,为常数)的规律变化的磁场,前后两次回路中的电流比(  )
A.1:3B.3:1C.1:1D.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固定并调整斜槽,使它的末端O点的切线水平,在水平地面上依次铺放好木板、白纸、复写纸.将小球从斜槽上不同的标记点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到达斜槽底端时下落的高度H,并根据落点位置测量出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x,改变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位置,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高度H(h为单位长度)h2h3h4h5h6h7h8h9h
水平位移x(cm)5.59.111.714.215.917.619.020.621.7
(1)斜槽倾角为θ,小球与斜槽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槽底端离地的高度为y,不计小球与水平槽之间的摩擦,若小球从斜槽上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定理成立,则应满足的关系式是${x}^{2}=4(1-\frac{μ}{tanθ})yH$.

(2)以H为横坐标,以x2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如图乙所示;
(3)由第(1)(2)问,可以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小球运动到斜槽低端的过程中,合力对小球所做的功等于小球动能的增量.
(4)受该实验方案的启发,另一同学改用图丙的装置实验.他将木板竖直放置在斜槽末端的前方某一固定位置,仍将小球从不同的标记点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到达斜槽底端时下落的高度H,并测量小球击中木板时平抛下落的高度d,当他以H为横坐标,以$\frac{1}{d}$为纵坐标,描点作图,使之仍为一条倾斜的直线,也达到了同样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