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下列器材哪个是完成该实验所必须的?B
A.秒表B.刻度尺C.天平D.游标卡尺
(2)某实验小组打出了三条纸带,发现有一条纸带上第一个和第二个打点间的距离大约是5mm,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f=50Hz,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D.
A.重锤的质量过大
B.电源电压偏大
C.打点计时器没有竖直固定
D.先释放纸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3)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得到如图2所示的纸带.其中打O点时释放重物,A、B、C为三个计数点,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该同学用刻度尺测量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f,重物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打下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frac{({h}_{3}-{h}_{1})f}{4}$,OB段动能增加量为$\frac{m({h}_{3}-{h}_{1})^{2}{f}^{2}}{32}$,重力势能减少量为mgh2.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
(4)在实际验证的过程中,该同学发现动能的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下面分析合理的是B.
A.所用重锤的质量太大
B.重锤和纸带下落时受到了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
C.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大于50Hz
D.这一误差为偶然误差,多次实验即可减小误差.

分析 (1)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所需的物理器材;
(2)抓住第一、二点间的距离大于自由落体运动第、二点间的距离,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3)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4)由于阻力的存在,动能的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该误差无法避免,只能减小阻力的影响,减小误差.

解答 解:(1)打点计时器可以直接记录时间,不需要秒表测量时间,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两端都有质量,可以约去,不需要天平测量质量.测量点迹间的距离运用刻度尺,故选:B.
(2)若初速度为零,重锤的运动可以视为自由落体,则第一、二点间的距离大约2mm,而纸带上第一个和第二个打点间的距离大约是5mm,可知初速度不为零,实验时先释放纸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故选:D.
(3)B 点的瞬时速度${v}_{B}=\frac{{h}_{3}-{h}_{1}}{2×2T}$=$\frac{({h}_{3}-{h}_{1})f}{4}$,OB段动能增加量为$△{E}_{k}=\frac{1}{2}m{{v}_{B}}^{2}=\frac{1}{2}m×\frac{({h}_{3}-{h}_{1})^{2}{f}^{2}}{16}$=$\frac{m({h}_{3}-{h}_{1})^{2}{f}^{2}}{32}$,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mgh2
(4)在实际验证的过程中,该同学发现动能的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因为重锤和纸带下落时受到了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这一误差为系统误差.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1)B,(2)D,(3)$\frac{({h}_{3}-{h}_{1})f}{4}$,$\frac{m({h}_{3}-{h}_{1})^{2}{f}^{2}}{32}$,mgh2,(4)B.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和误差产生的原因,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根据纸带求解瞬时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会根据下降的高度求解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一个电流表的内阴是1000Ω,满偏电流是200μA,把它改成是量程是200V的电压表应该串联一个阻值是999000Ω的电阻;若把它改装成5A的电流表,应该并联一个阻值是值是0.04Ω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忽略空气阻力,则物体上抛的初度度为20m/s,上升的时间为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4:1,现在原线圈两端加上按图乙规律变化的交变电压时,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光敏电阻R的电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交流电的周期T=2s
B.电压表的示数为55$\sqrt{2}$V
C.仅减弱光敏电阻R的光照强度,则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
D.仅减弱光敏电阻R的光照强度,则L1变暗、L2将变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如图为探究机械能守恒的实验原理图,请回答:
(1)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重锤的质量不够大;纸带与打点计时器夹之间存在摩擦力等.(任写1条)
(2)请简单叙述如何验证机械能守恒.首先,尽量选择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为2mm的地方,然后任意选择一点较远的位置,通过纸带计算的方法算出速度$v=\frac{{x}_{n}+{x}_{n+1}}{2T}$,在量出初始点到最远点的距离h,此后,只要近似满足gh=$\frac{1}{2}{v}^{2}$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注:请包含必要的公式、文字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感为L的线圈与电流表A串联后接在交流电源上,当电路中通过如图乙所示正弦式交变电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读数为5A
B.L越大,电感对交流电阻碍作用越大
C.t=2×10-2s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最小
D.t=2×10-2s时,线圈中电流的磁场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某同学尝试测量一小滑块和长度为0.5m的木板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首先,他把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将小滑块从A端由静止释放,小滑块落在地面上某点(不反弹),测出轨道B端离地面的高度h、B端到小滑块的落点的水平距离x1,然后,他把圆弧轨道AB和木板BC连接并固定在桌面上,将小滑块仍然从A端由静止释放,最后的落点到C端的水平距离为x2,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小滑块到达轨道B端时的速率为${x}_{1}\sqrt{\frac{g}{2h}}$.(用g、h、x1表示)
(2)若测出h=0.500m、x1=1.000m、x2=0.800m,则μ=0.3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桌面必须保持水平
B.实验中圆弧轨道AB必须是光滑的
C.让小滑块从A端释放多次,得到平均落点,能减小实验误差
D.若R太小,小滑块不能从木板BC右端滑下,则不能利用该装置求出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右端有一竖直轻支架的均匀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有五分之一伸出桌外处于静止状态.现分别用轻弹簧秤A和B通过细绳与长木板相连,已知长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α=60°,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A和B弹簧秤示数均为零时,桌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的大小.
(2)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为零时,两弹簧秤的示数.
(3)在(2)问题中,支架上端连接B弹簧秤的细绳突然断裂,木板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s1、BC=s2、CD=s3,已知质点通过AB段、BC段、CD段所用的时间均为T.关于质点在B点的速度表达式,正确的是(  )
A.$\frac{{s}_{1}+{s}_{2}}{2T}$B.$\frac{3{s}_{2}-{s}_{3}}{2T}$C.$\frac{3{s}_{1}+{s}_{3}}{2T}$D.$\frac{2{s}_{1}-{s}_{2}+{s}_{3}}{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