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质量变不同,则根据上述可知(  )
A.它们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B.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质量大的恒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质量小的恒星的轨道半径
D.质量大的恒星的动能小于质量小的恒星的动能

分析 抓住双星模型转动的周期、加速度相等,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分析即可.

解答 解:A、它们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
B、两个星的向心力相等,根据a=$\frac{F}{m}$,由于质量不等,故向心加速度不等,故B错误;
C、设m1的轨道半径为R1,m2的轨道半径为R2.两星之间的距离为L.
由于它们之间的距离恒定,因此双星在空间的绕向一定相同,同时角速度和周期也都相同.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frac{{G{m_1}{m_2}}}{L^2}={m_1}{R_1}\frac{{4{π^2}}}{T^2}$
$\frac{{G{m_1}{m_2}}}{L^2}={m_2}{R_2}\frac{{4{π^2}}}{T^2}$
其中:R1十R2=L
解得:
${R_1}=\frac{m_2}{{{m_1}+{m_2}}}L$
${R_2}=\frac{m_1}{{{m_1}+{m_2}}}L$
故质量大的恒星的轨道半径小,质量小的恒星的轨道半径大,故C错误;
D、两个恒星的动能之比为:
$\frac{{{E_{k1}}}}{{{E_{k2}}}}=\frac{{\frac{1}{2}{m_1}{{(ω{R_1})}^2}}}{{\frac{1}{2}{m_2}{{(ω{R_2})}^2}}}=\frac{{\frac{1}{2}{m_1}{{(ω\frac{m_2}{{{m_1}+{m_2}}}L)}^2}}}{{\frac{1}{2}{m_2}{{(ω\frac{m_1}{{{m_1}+{m_2}}}L)}^2}}}=\frac{m_2}{m_1}$
故质量大的恒星的动能小,质量小的恒星的动能大,故质量大的恒星的动能小于质量小的恒星的动能,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双星模型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相等,周期相等,结合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进行分析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测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交流(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将木块放在靠近电火花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木块,木块在细线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图乙为此过程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木块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将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视为细线中的拉力,不断改变砝码盘内砝码的个数,测出多个不同拉力作用下的木块的加速度,并作出如图丙所示的a-F图线,纵轴截距为-b,横轴截距为c,直线的斜率为k.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b}{g}$.
(4)分析本实验结果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5kg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体倾角为37°,斜面上放有质量为m=3kg的物体,用水平力F推物体,两者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斜面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水平推力F的大小;
(2)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离地高h处,以速度v0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已知h=$\frac{3{{v}_{0}}^{2}}{2g}$.则小球落地时间不可能是(  )
A.$\frac{{v}_{0}}{g}$B.$\frac{2{v}_{0}}{g}$C.$\frac{3{v}_{0}}{g}$D.$\frac{4{v}_{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物理学家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个对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提出质疑的科学家是牛顿
B.牛顿在给出万有引力公式F=$\frac{GMm}{{R}^{2}}$的同时也给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C.伽利略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D.法拉第最先提出了场的概念,并最先用电场线形象地描绘电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为v=5-2t(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B.第1s内的位移是6m
C.第2s内的位移是4m
D.如果质点的质量m=1kg,则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2N,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B.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气体的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E.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一辆汽车甲以Vt=72km/h速度行驶时,发现正前方的乙车正以V2=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的司机发现这一情况,经操作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t=0.5s,若甲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要保证两车不相撞,两车间的距离x至少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015年1月1日,沈海高速某路段内,一辆面包车A与前方一辆同方向行驶的货车B发生追尾.B车在前,其速度vB=15m/s,A车在后,其速度vA=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A车在距B车距离S0=36m时才发现前方有B车,此时A车立即刹车,但A车要减速行驶L=150m才能够停止.
(1)A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A车从刹车开始经多长时间与B车发生追尾?追尾时A车的速度多大?
(3)为了避免发生追尾,当A车刹车t0=2s后,B车以加速度a1=1.5m/s2加速前进,则两车相距最近距离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