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某同学选取了两个材质相同、体积不等的两个长立方体滑块A和B,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在A、B的相撞面分别装上尼龙拉扣,以便二者相撞以后能够立刻结为整体;
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1,铝质轨道槽的左端是倾斜槽,右端是长直水平槽,倾斜槽和水平槽由一小段弧链接,轨道槽被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轨道槽的侧面与轨道等高且适当远处装一台数码频闪照相机;
步骤3:让滑块B静置于水平槽的某处,滑块A从斜槽某处静止释放,同时开始频闪拍摄,直到A、B停止运动,得到一幅多次曝光的数码照片;
步骤4:多次重复步骤3,得到多幅照片,挑出其中最理想的一幅,打印出来,将刻度尺紧靠照片放置,如图2所示;
(1)由图分析可知,滑块A与滑块B碰撞发生的位置是②.
①A、B相撞的位置在P5、P6之间
②A、B相撞的位置在P6
③A、B相撞的位置在P6、P7之间
(2)为了探究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需要直接测量或者读取的物理量是①⑥.
①A、B两个滑块的质量m1和m2    ②滑块A释放时距桌面的高度
③频闪照相的周期                 ④照片尺寸和实际尺寸的比例
⑤照片上测得的s45、s56和s67、s78
⑥照片上测得的s34、s45、s56和s67、s78、s89
⑦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m1(2s56+s45-s34)=(m1+m2)(2s67+s78-s89).
(4)为了提高实验准确度,以下措施中有效的是①③④.
①使用更平整的轨道槽           ②使用更光滑的轨道槽
③在足够成像的前提下,缩短频闪照相每次曝光的时间
④适当增大相机和轨道槽的距离.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分别研究碰撞前滑块在P4、P5的速度,根据P6、P5和P5、P4速度差相等研究P6的速度,同理求出碰撞后滑块P7、P8的速度,再速度差相等求出碰撞后共同的速度.

解答 解:(1)P6之前物体的运动距离越来越小;但每两段之间距离的差值都相等;故说明物体在P6位置之前一直做匀减速运动;而在P6位置两滑块相遇;故A、B相撞的位置在P6处,故②正确.
(2)(3)设碰撞前滑块A在P4、P5、P6的速度分别为v4、v5、v6
碰撞后,整体在P6、P7、P8的速度分别为v6′,v7、v8
则v4=$\frac{{S}_{34}+{S}_{45}}{2T}$,v5=$\frac{{S}_{45}+{S}_{56}}{2T}$,又v5=$\frac{{v}_{4}+{v}_{6}}{2}$,
得到碰撞前滑块A速度v6=$\frac{2{S}_{56}+{S}_{45}-{S}_{34}}{2T}$,
同理,碰撞后整体的速度v6′=$\frac{2{S}_{67}+{S}_{78}-{S}_{89}}{2T}$,
原来需要验证的方程为m1v6=(m1+m2)v6′,
将上两式代入整理得:m1(2S56+S45-S34)=(m1+m2)(2S67+S78-S89),
即需要验证的表达式,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A、B两个滑块的质量m1和m2及S34、S45、S56和S67、S78、S89;故①⑥正确.
(4)①轨道要平整,防止各段摩擦力不同,滑块做非匀变速运动.故①正确.
②本实验是根据匀变速运动的推论求出速度,轨道光滑程度对实验没有影响.故②错误.
③碰撞时间很短,缩短频闪照相每次曝光的时间,使滑块碰撞位置拍摄更清晰、准确.故③正确.
④相机和轨道槽的距离较小时,由于镜头拍摄引起的距离误差增大,应适当增大相机和轨道槽的距离.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1)②(2)①⑥(3)m1(2s56+s45-s34)=(m1+m2)(2s67+s78-s89
(4)①③④

点评 本题原理较为复杂,可采用平衡摩擦力,使碰撞前后滑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易行.实验主要是要把动量守恒用水平方向的位移表示出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掌握,因为这是本实验的一个重要的技巧.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左边固定一带电量为+q1的小球A,右边放着带电量为+q2、质量为m的小球B,B与质量为M、不带电的滑块P紧靠在一起,如题16图所示.两球可视为点电荷,最初相距为d,都处于静止状态.
(1)若突然释放滑块P,求释放前、后小球B与滑块P间的作用力分别为多大;
(2)若对滑块P施加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小球B与滑块P将会发生分离,求小球B与滑块P分离时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
A.$\frac{{\sqrt{3}}}{4}$mg,$\frac{1}{2}$mgB.$\frac{{\sqrt{3}}}{2}$mg,$\frac{1}{2}$mgC.$\frac{1}{2}$mg,$\frac{{\sqrt{3}}}{4}$mgD.$\frac{1}{2}$mg,$\frac{{\sqrt{4}}}{4}$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甲所示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5m/s;
(2)关闭小车电源后该电动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0m/s2
(3)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1.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下列实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做斜抛运动的铅球B.沿竖直方向下落的物体
C.起重机将重物匀速吊起D.沿光滑竖直圆轨道匀速运动的小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ABC是竖直放置的四分之一粗糙圆弧轨道,一木块从A点沿轨道滑下,第一次它从A点以v0=9m/s的初速滑下,到达底端C时速度大小仍为9m/s,第二次它从A点以v0′=7m/s的初速度滑下,则当它滑到C点时速度大小应是(  )
A.大于7m/sB.小于7m/sC.等于7m/s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直线运动的小球在第1s内通过1m,在第2s内通过2m,在第3s内通过3m,在第4s内通过4m,下面有关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小球在第3、第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 m/s
C.小球在第3 s末的瞬时速度是3.5 m/s
D.小球的初速度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做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所选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已知电源的频率是50Hz.
(1)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测量段是OC段,应记作15.70cm.
(2)该同学用重物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则该段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1.22m,而动能的增加量为1.20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物的质量用m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动能的增加量 (选填“>”“<”或“=”),原因是纸带与限位孔间有摩擦或空气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单匝矩形线框的ab边长l1=40cm,bc边长l2=20cm,线框电阻R=4.0Ω,置于B=0.8T的匀强磁场中,磁感线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ad边恰好处于磁场边缘.若用力拉动线框,使线框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以v=5.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
(2)线框bc边所受的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3)在把整个线框拉出磁场外的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