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169  11177  11183  11187  11193  11195  11199  11205  11207  11213  11219  11223  11225  11229  11235  11237  11243  11247  11249  11253  11255  11259  11261  11263  11264  11265  11267  11268  11269  11271  11273  11277  11279  11283  11285  11289  11295  11297  11303  11307  11309  11313  11319  11325  11327  11333  11337  11339  11345  11349  11355  11363  176998 

科目: 来源: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B、点电荷一定是电荷量很小的电荷
C、当带电体的线度比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得多时,带电体可以看做点电荷
D、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不能看作点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12 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以下看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个质子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
B.带电量很小的电荷叫做点电荷
C.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一般物体所带的电荷量远比1C大
D.相距1m、电荷量均为1C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和相距1m、质量均为1kg的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大致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研究物理问题时,常常需要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例如“质点”模型忽略了物体的体积、形状,只计其质量。以下哪个物理概念也是用理想化方法建立的
[     ]
A.速度
B.点电荷
C.加速度
D.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孤立的A、B两点电荷相距R,A的电量是B的a倍,A的质量是B的b倍,已知A受到的静电力大小为F,则B受到的静电力大小为
[     ]
A.F
B.(a+b)F
C.(a-b)F
D.ab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17 期中题 题型:不定项选择

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
D.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真空中A、B两处各有一个正点电荷,若放入第三个点电荷C,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三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则C的电性及位置是
[     ]
A.正电;在A、B之间
B.正电;在A的左侧
C.负电;在A、B之间
D.负电;在B的右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1913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
[     ]
A.发现了中子
B.发现了电子
C.测出了中子的质量
D.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Q为固定的正电荷,在它的电场中,一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o点以沿ob方向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若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它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     ]
A.oa曲线
B.ob直线 
C.oc曲线
D.od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期末题 题型:不定项选择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小量放大的思想方法
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利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采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中题 题型:不定项选择

关于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个实验是没有任何危险的
B. 安装在风筝上的铁丝末端磨得很尖,是为了更好地引下“天电”
C. 麻线末端的纤维散开是因为纤维带上了同种电荷
D. 这个实验证实了“天电”和“地电”是一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