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2671  132679  132685  132689  132695  132697  132701  132707  132709  132715  132721  132725  132727  132731  132737  132739  132745  132749  132751  132755  132757  132761  132763  132765  132766  132767  132769  132770  132771  132773  132775  132779  132781  132785  132787  132791  132797  132799  132805  132809  132811  132815  132821  132827  132829  132835  132839  132841  132847  132851  132857  132865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如图1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上述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AD
A.毫米刻度尺
B.秒表
C.0~12V的直流电源
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在打出的纸带上选择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并测出了各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则纸带上C点对应重锤的速度vC=1.92m/s,重锤的加速度为9.60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3m的物体A、B静止在斜面上.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0和0.20,设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若两物体处于即将开始滑动状态,试求斜面倾角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质量都为m、电荷量大小都为q的带电小球A和B(可视为点电荷)分别被绝缘轻绳悬挂,小球B在小球A的正下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可能只受2个力B.B可能受到3个力
C.A、B可能带同种电荷D.可以计算出A、B间距r=q$\sqrt{\frac{k}{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右端有一竖直轻支架的均匀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有五分之一伸出桌外处于静止状态.现分别用轻弹簧秤A和B通过细绳与长木板相连,已知长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α=60°,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A和B弹簧秤示数均为零时,桌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的大小.
(2)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为零时,两弹簧秤的示数.
(3)在(2)问题中,支架上端连接B弹簧秤的细绳突然断裂,木板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内部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未画出),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粒子a、b(重力不计)从两板左端连线的中点以相同速率水平射入板间,沿不同的轨迹运动,最后都打在金属板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粒子a带正电,粒子b带负电
B.粒子a的运动时间小于粒子b的运动时间
C.粒子a所受电场力大于粒子b受到的电场力
D.粒子a所带电荷量小于粒子b的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物理兴趣小组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用弹簧弹射器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装置如图所示,弹射器水平放置,用质量为m的小球压缩弹簧,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压缩量x;由静止释放小球,弹簧将小球弹射出去,测得小球通过两个竖直放置的光电门的时间间隔t,用刻度尺测得A、B光电门的水平间距L,摩擦阻力不计.
(1)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v=$\frac{L}{t}$,弹簧弹性势能Ep=$\frac{m{L}^{2}}{2{t}^{2}}$.(用已知测量量的字母符号表示)
(2)保持A、B光电门的间距L不变,用同一小球,改变弹簧的压缩量,测出多组数据,计算并画出如图乙所示的$\frac{1}{t}$-x的关系图线,由图乙可知,$\frac{1}{t}$与x成正比(填“正”或“反”).
(3)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形变量的二次方成正比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一重为10N的长方体木块A夹在两块木板之间,两边用大小都为100N的力F将两板压住,使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求每块板对木块的压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如甲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已准备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的器材是D.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刻度尺
②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同学对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这些方案中合理的是:D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由打点间隔数算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sqrt{2gh}$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frac{{v}^{2}}{2g}$计算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③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乙图所示.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A、B、C、…作为计数点,测出其中E、F、G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为了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O点到F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2,动能的增加量△Ek=$\frac{m({h}_{3}-{h}_{1})^{2}}{8{T}^{2}}$(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④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关于这个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该误差
D.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
⑤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小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于是深入研究阻力f对本实验的影响.他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v,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v2-h图线,如丙图所示.图象是一条直线,此直线斜率的物理含义是加速度的2倍.(用数学表达式书写,可能用到的物理量m、g、f).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由图线求得重锤下落时受到阻力与重锤所受重力的百分比为$\frac{f}{mg}$=2.0%(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
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
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G/N
1.502.002.503.003.504.00
F/N0.590.830.991.221.371.61
④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离地面的高度h;
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C、D间的距离S.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
(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sqrt{2μg(S-h)}$(用h、s、μ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4)实验过程中是否需匀速拉动木板?否(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均匀木棒AB一端支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在斜向下的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肯定是不光滑的
B.地面对木棒B端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C.地面对木棒B端的作用力方向沿木棒向上
D.木棒对地面作用力方向肯定不是垂直地面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