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2939  132947  132953  132957  132963  132965  132969  132975  132977  132983  132989  132993  132995  132999  133005  133007  133013  133017  133019  133023  133025  133029  133031  133033  133034  133035  133037  133038  133039  133041  133043  133047  133049  133053  133055  133059  133065  133067  133073  133077  133079  133083  133089  133095  133097  133103  133107  133109  133115  133119  133125  133133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如图A.,用升降机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搬运重力为30N的物体,物体相对升降机静止.若物体所受弹力F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物体在各时间段内做什么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一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物体A相对于斜面静止,则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为(  )
A.gsinαB.gcosαC.gtanαD.gcot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一列横波的波形图,该波的波长为(  )
A.4cmB.8cmC.20cmD.4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实线和虚线分别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1=0.06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在t=0时刻,x=1.5m处的质点正向y轴正方向运动.
①判断该波的传播方向;
②求该波的最小频率;
③若3T<0.06s<4T,求该波的波速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素u,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1.7m/s,木块加速度a=1m/s2
(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斜面的倾角θ;(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A.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        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C.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        D.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
(4)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素比真实值偏大(填“偏大”或“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直线AB是某电场内的一条电场线,一电子经A点时的速度为vA,方向从A指向B,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到达B点,速度为零,则A、B两点电势较高的是A点,在A、B两点电子的电势能较大的是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斜面AB倾角θ=30°,底端A点与斜面上B点相距s=10m,甲、乙两物体大小不计,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frac{\sqrt{3}}{2}$,某时刻甲从A点沿斜面以v1=10m/s的初速度滑向B,同时乙物体从B点以v2=7.25m/s的初速度滑向A,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甲物体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2)甲、乙两物体经多长时间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匀强磁场中有一段长为0.2m的直导线,它与磁场方向垂直,当通过2.0A的电流时,受到0.8N的安培力,磁场磁感应强度是2T;当通过的电流加倍时,导线所受安培力大小为1.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和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s=v1t-$\frac{1}{2}$at2
(2)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frac{s}{t}$-t图线如图所示;则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4m/s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sqrt{3}}{15}$(g取l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frac{1}{M}$的图象.
(3)如图2所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平衡摩擦力过度.
(4)如图3所示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1、2、3、4、5都为记数点,其中x1=1.41cm,x2=1.91cm,x3=2.39cm,x4=2.91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0.265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0.495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