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2973  132981  132987  132991  132997  132999  133003  133009  133011  133017  133023  133027  133029  133033  133039  133041  133047  133051  133053  133057  133059  133063  133065  133067  133068  133069  133071  133072  133073  133075  133077  133081  133083  133087  133089  133093  133099  133101  133107  133111  133113  133117  133123  133129  133131  133137  133141  133143  133149  133153  133159  133167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面是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三个问题,请在答题卷中作答:

(1)图甲是实验电路图,请在图乙中画线连接实物.
(2)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为避免烧坏电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左端(填“左”或“右”).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象,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1.5V,内阻r=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在学校实验室中测绘一只“2.5V,0.5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采用的电路如图1所示.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为15kΩ)
B.电流表A(量程0~0.6A,内阻约为10Ω)
C.变阻器R1(0~10Ω,0.6A)
D.变阻器R2(0~2000Ω,0.1A)
E.电池组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0.3Ω)
F.开关S,导线若干

(1)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C.(填写序号)
(2)电流表示数比小灯泡中的电流偏大.﹙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如图2,若I-U图象中的虚线Ⅰ或Ⅱ表示小灯泡真实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实验中得到的实线相比,虚线II (填Ⅰ或Ⅱ)才是其真实的伏安特性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绿灯亮起时,它以6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此时,一辆自行车以12m/s的速度并肩驶出,并保持匀速行驶.试求:
(1)汽车追上自行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
(2)何时汽车追上自行车?追上时汽车的速度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匀加速运动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0s.试估算: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如图1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

(1)相邻的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求出各计数点B、C、D、E、F对应的速度为vB=16.50cm/s,vC=21.40cm/s,vD=26.30cm/s,vE=31.35cm/s,vF=36.30cm/s
(2)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求得加速度a=0.495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AB,A段靠近一带正电的导体C时,A端将带负电,B端带正电(填“不带电”、“带正电”或“带负电”).用手触摸枕形导体A端后,枕形导体A端带负电(填“不带电”、“带正电”或“带负电”),B端不带电(填“不带电”、“带正电”或“带负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BC=1:2,B点位于A、C之间,在B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A处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静电力为F;移去A处电荷,在C处放一电荷量为-4q的点电荷,其所受电场力为(  )
A.-$\frac{F}{2}$B.$\frac{F}{2}$C.-FD.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横截面积为S的铝导线,当有电压加在该导线上时,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为e,此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I=mvSB.I=nevC.I=nevsD.I=ne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1)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此示数为6.124mm

(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很大,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1档.换档后立即进行欧姆调零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是2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如图所示,小车、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置于高度可调节的长木板上.

(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附纸带,复写纸)、小车(其上可放置砝码)、细线、钩码(质量已知)、附滑轮的长木板、导线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①③⑤.(填写序号)
①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②电压可调节的直流电源                       ③刻度尺               ④秒表           ⑤天平
实验通过改变钩码个数,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在小车上添加钩码的个数,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若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一端调节过高,使得偏角偏大,则所得到的a-F关系图象为图2中的C.(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与小车的拉力)

(3)实验中得到如图3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1个计数点,其下表面A,第6个计数点下标明B,第11个计数点下标明C,第16个计数点下标明D,第21个计数点下表面E.若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11.15cm,DE长为13.73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58m/s2,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986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