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2993  133001  133007  133011  133017  133019  133023  133029  133031  133037  133043  133047  133049  133053  133059  133061  133067  133071  133073  133077  133079  133083  133085  133087  133088  133089  133091  133092  133093  133095  133097  133101  133103  133107  133109  133113  133119  133121  133127  133131  133133  133137  133143  133149  133151  133157  133161  133163  133169  133173  133179  133187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甲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动图象,乙是在x=6m处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a、b是介质中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B.这列波的波速是4 m/s
C.a、b两质点的振幅都是10cmD.a比b先回到平衡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
车型:20吋(车轮直径:508mm)电池规格:36V×12Ah(蓄电池)
整车质量:40kg额定转速:210r/min(转/分)
电机:后轮驱动、直流永磁式电机额定工作电压/电流:36V/5A
根据此铭牌中的有关数据,估算出该车在额定电压下行驶时(  )
A.最大时速可达25 km/hB.每小时耗电6.48×105J
C.最大时速可达20 km/hD.每小时耗电2.0×109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为2:l,四个标有“6V,6W”的完全相同的灯泡L1、L2、L3、L4,按如图的方式接入电路,其中L1恰能正常发光.忽略灯泡电阻随电压的变化.电路中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L2、L3、L4均正常发光B.电流表示数为0.5A
C.m、n两点间所加的电压为14VD.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8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矩形线圈垂直于磁场方向放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将线圈在磁场中上下平移时.其感应电流为无;将线圈前后平移时,其感应电流为无;从图示位置开始,以ab为轴cd边向外转动90°过程中,其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5:1,原线圈接u=150$\sqrt{2}$sin100πt(V)的交变电流,副线圈连在电路中的电阻R的阻值为24Ω,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则(  )
A.将A、B直接连接,理想电压表的读数为30$\sqrt{2}$V
B.在A、B间连接一理想电流表,理想电流表的读数为$\frac{5\sqrt{2}}{4}$A
C.在A、B间连接一(9W,18V)的灯泡,灯泡能够正常发光
D.在A、B间连接一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4Ω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10:1,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A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相当于导线,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相当于断路;a、b间输入交流电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220$\sqrt{2}$sin(100πt)V.则(  )
A.用电压表测得R两端电压约为15.6V
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大,cd间的电压Ucd越小
D.将二极管用导线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将变为原来的四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是两个质量分別为m1、m2的圆柱形小物体,且m1>m2,将它们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柔软细绳两端.C、D是置于A物体一侧,相距为h的两个沿A物体下落方向摆放的计时光电门,利用这两个光电门,可以分别测量物体A经过C、D位置时的时间间隔△t1和△t2
(1)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除题中已知量m1、m2、h、△t1和△t2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圆柱体A的高度L;
(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需满足等式(m1-m2)gh=$\frac{1}{2}({m}_{1}+{m}_{2})[(\frac{L}{△{t}_{2}})^{2}-(\frac{L}{△{t}_{1}})^{2}]$;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其中一项有效的措施是:保持C、D两光电门的竖直高度差h不变,将C、D一起上下移动.你认为向下(填“向上”或“向下”)移动才能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连接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副线圈接有一只理想交流电流表和一个内阻为4Ω的交流电动机.当电动机以0.8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升质量为100kg的重物时,交流电源的输入功率为1200W.取g=10m/s.则(  )
A.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800WB.该理想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10A
C.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120VD.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6: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一电动机与一灯泡额定电压均为U,且电动机内阻与灯泡电阻相同,将它们分别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两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过电动机的电流小于流过灯泡的电流
B.流过电动机的电流等于流过灯泡的电流
C.电动机和灯泡的功率相同
D.灯泡的发热功率等于电动机的发热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
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内,并说明其原因.
答:B.应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
C.不需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如图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的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A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frac{{{s_2}-{s_1}}}{4}{f^2}$.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的较准确的值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m.试用这些物理量和纸带上的数据表示出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m(g-$\frac{{{s_2}-{s_1}}}{4}{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