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4095  134103  134109  134113  134119  134121  134125  134131  134133  134139  134145  134149  134151  134155  134161  134163  134169  134173  134175  134179  134181  134185  134187  134189  134190  134191  134193  134194  134195  134197  134199  134203  134205  134209  134211  134215  134221  134223  134229  134233  134235  134239  134245  134251  134253  134259  134263  134265  134271  134275  134281  134289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雨滴在下落过程中,由于水汽的凝聚,质量会逐渐增大,同时由于速度逐渐增大,空气阻力也将越来越大,最后雨滴以某一收尾速度匀速下落,则雨滴下落过程中(  )
A.加速度逐渐增大B.加速度保持不变
C.速度逐渐减小D.速度先逐渐增大而后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木板AB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一物块被一与木板始终垂直的外力F压在木板上.在缓慢抬起木板B端使θ角增大(始终小于90°)的过程中,外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物块始终相对木板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B.物块对木板的弹力逐渐减小
C.物块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点电荷就是指体积很小的带电球体
C.根据库仑定律可知,当两带电体的距离趋近于零时,静电力将趋向无穷大
D.真空中两相同的带电小球,接触后放回原处,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可能与原来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开普勒最早阐述了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得一样快
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
C.库仑是第一个提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以电场为媒介的科学家
D.亚里士多德对牛顿定律的建立做出了很大贡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甲所示,(Q1、Q2为两个固定的点电荷,其中Q1带负电,a、b、c点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现有一带负电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a点向右运动(只受电场力作用),经过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vb、vc,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Q2可能带负电
B.Q2的电量一定小于的Q1电量
C.a、b、c 三点中b点电场强度最小
D.粒子由a点运动到c点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斜面上固定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另有一截面为$\frac{1}{4}$圆的光滑柱状物体甲放置于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从球心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向下移动,设乙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F1,甲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2,甲对乙的弹力为F3,斜面体与地面间的弹力为F4,在此过程中(  )
A.F1逐渐减小B.F2保持不变C.F3先减小后增大D.F4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质量为mB=2kg的木板B静止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A=6kg的物块A停在B的左端,质量为mC=2kg的小球C用长为L=0.8m的轻绳悬挂在固定点O.现将小球C及轻绳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C在最低点与A发生正碰,碰撞作用时间很短为△t=10-2s,之后小球C反弹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0.2m.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物块与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①小球C与物块A碰撞过程中所受的撞击力大小;
②为使物块A不滑离木板B,木板B至少多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1kg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v0=1.8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无碰撞的地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已知传送带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3m/s,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2m,C点和圆弧的圆心O点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小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物块从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及小车和砝码的质量对应关系图.钩码的质量为m1,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每次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若用打点计时器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小于m1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frac{1}{{m}_{2}}$-a图象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测得F=m1g,作出a-F图象,他可能作出图2中丙(选填“甲”、“乙”、“丙”)图线.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C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4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s,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0.46m/s2
(4)若不断增加钩码的个数,a-F图象中各点连成的曲线将不断延伸,那么加速度的趋向值为g
(5)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若轨道水平,他测量得到的$\frac{1}{{m}_{2}}$-a图象,如图3.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b}{gk}$,钩码的质量m1=$\frac{1}{g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M、N两点有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和B,带有不等量的同种电荷,且qA<qB.现使A、B以大小相等的初动量相向运动,并发生弹性碰撞,碰后返回M、N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碰撞发生在M、N的中点右侧
B.两球不会同时返回M、N两点
C.两球回到原位置时各自的动量比原来大些
D.A与B碰撞过程A对B的冲量等于B对A的冲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