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4099  134107  134113  134117  134123  134125  134129  134135  134137  134143  134149  134153  134155  134159  134165  134167  134173  134177  134179  134183  134185  134189  134191  134193  134194  134195  134197  134198  134199  134201  134203  134207  134209  134213  134215  134219  134225  134227  134233  134237  134239  134243  134249  134255  134257  134263  134267  134269  134275  134279  134285  134293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甲所示,两位同学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反应时间,受测人手指位置不变;如乙所示,A、B两点分别是开始和结束时受测人手指对应刻度尺上的位置,取g=10m/s2,则受测人的反应时间大致为(  )
A.0.6sB.0.5sC.0.4sD.0.3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30分28秒,“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再度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时30分28秒表示时间间隔
B.研究“神舟十一号”飞行姿态时,可把“神舟十一号”看作质点
C.“神舟十一号”绕地球飞行一圈位移不为零
D.“神舟十一号”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伽利略研究物体运动过程中创造了一套对科学发展有益的研究方法,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他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测量时间用的方法是(  )
A.秒表计时B.滴水计时C.打点计时器计时D.数字计时器计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理量是标量的(  )
A.路程B.速度C.加速度D.弹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25米往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某次测试时,在平直跑道上,运动员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25米处的折返线,教练员同时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身体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教练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25米往返跑”的成绩.设某运动员起跑的加速度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8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
(1)从起跑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和位移分别是多少?
(2)该运动员“25米往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现从某一水池水面上方h=0.8m高处,让硬质小球自由下落,小球从释放到入水后减速为零共用时t=0.6s,该水池水深H=0.8m,不计空气,取g=10m/s2.求
(1)小球入水时的瞬时速度和在水中减速时的加速度多大?
(2)若要使小球落至水池底部且速度恰为零,则必须从水面上方多高静止释放小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当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位移为1600m,所用的时间为40s,已知这段运动为匀加速运动,求
(1)飞机起飞的加速度a;
(2)飞机离地时的速度v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AD.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细线无须与长木板平行
C.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②他实验时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s5=6.78cm,s6=7.64cm.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小车的加速度a=0.80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0.40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该同学从实验结果发现,钩码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加速度小,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误差,请你提出一个有效的改进方法:可以将钩码的质量加大或者换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采用频闪照相法.
④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会偏小(“偏大”、“不变”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一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上滑过程中会经过a、b、c位置(上滑最高点超过c点),它们距斜面底端A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从底端A对应到达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rac{{s}_{1}}{{t}_{1}}$>$\frac{{s}_{2}}{{t}_{2}}$>$\frac{{s}_{3}}{{t}_{3}}$B.$\frac{{s}_{3}}{{t}_{3}}$>$\frac{{s}_{2}}{{t}_{2}}$>$\frac{{s}_{1}}{{t}_{1}}$
C.$\frac{{s}_{1}}{{{t}_{1}}^{2}}$=$\frac{{s}_{2}}{{{t}_{2}}^{2}}$=$\frac{{s}_{3}}{{{t}_{3}}^{2}}$D.$\frac{{s}_{1}}{{{t}_{1}}^{2}}$>$\frac{{s}_{2}}{{{t}_{2}}^{2}}$>$\frac{{s}_{3}}{{{t}_{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根据下面驾驶员安全行驶距离表格,得出的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车速(m/s)反应距离(m)刹车距离(m)停车总距离(m)
151522.537.5
A.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2s
B.汽车的刹车时间为3s
C.汽车停车总距离的平均速度为15 m/s
D.汽车刹车的加速度约为6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