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654  15662  15668  15672  15678  15680  15684  15690  15692  15698  15704  15708  15710  15714  15720  15722  15728  15732  15734  15738  15740  15744  15746  15748  15749  15750  15752  15753  15754  15756  15758  15762  15764  15768  15770  15774  15780  15782  15788  15792  15794  15798  15804  15810  15812  15818  15822  15824  15830  15834  15840  15848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

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9m,坐标系的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上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有A、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9m和0.4m.那么A、B的坐标分别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地面观察者看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前进的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下列情形中,可以将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点在O位置.质量为m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距O点右方s0的P点处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将弹簧右端压到O?点位置后,A又被弹簧弹回.A离开弹簧后,恰好回到P点.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块A从P点出发又回到P点的过程,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O点和O?点间的距离s1
(3)若将另一个与A完全相同的物块B(可视为质点)与弹簧右端拴接,将A放在B右边,向左压A、B,使弹簧右端压缩到O?点位置,然后从静止释放,A、B共同滑行一段距离后分离.分离后物块A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s2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刹车防抱死”装置是目前一种先进的汽车制动装置,该装置可以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安装了此装置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可获得比车轮抱死更大的制动力,从而使刹车距离大大减小.假设某汽车安装此装置后刹车制动力恒为车重的0.50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72km/h,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0s,试求驾驶员从发现前方情况到车停止过程中,汽车前进的距离.(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将球拉至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位置释放小球(绳刚好拉直),求小球摆至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摆球受到的绳的拉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5年10月17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州六号”,在经过了115个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顺利返回.
(1)飞船的竖直发射升空的加速过程中,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设点火后不久,仪器显示宇航员对座舱的压力等于他体重的4倍,求:此飞船的加速度大小.(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10m/s2.)
(2)飞船变轨后沿圆形轨道环绕地球运行,运行周期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飞船离地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橡皮条拉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做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做出这个力Fˊ的图示.
F.比较力Fˊ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他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质量不同而具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到停止,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由此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如图所示,体重为m=50㎏的小芳在本届校运会上,最后一次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80米的高度,成为高三组跳高冠军.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